
泉州市西湖
泉州西湖,曾叫“段家湖”,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原是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泄洪,俗称“西北洋”。从1996年6月起,泉州市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小岛组成、面积达100公顷的西湖公园。现在的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泉州西湖公园原貌(黄百宁 上世纪70年代)
————————————————
泉州百源川池
泉州百源川池过去一直古城区供市民休闲游乐的场所。“文化大革命”初期按照上级“深挖洞、广积粮”的要求,在附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承天寺内挖掉了一座“鹦哥山”,填上百源川池,种上了水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源川池又恢复了原貌。现在的百源川池畔,八角亭依然屹立池中,工人文化宫、铜佛寺、后城文化休闲旅游街和百源川池仍然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泉州百源川池畔的铜佛寺(陈敬聪 2011年4月)
泉州百源川池新貌(陈敬聪 2008年6月)
“文革”中百源川池被填土并种上水稻(黄百宁 上世纪60年代)
————————————————
泉州笋江公园
泉州市笋江公园在泉州新门街临障门外。过去,这里是晋江下游北岸防洪堤外的一片河滩湿地,城外村民常受洪涝之苦。现在,泉州市鲤城区搬迁了防洪堤外的村庄,将河滩湿地建成笋江公园,与周边古代接官亭、石笋古迹和笋江月色混然一体,建成泉州市区的江边生态公园。
泉州笋江公园石笋新貌(陈敬聪 2011年9月)
泉州笋江公园新貌(陈敬聪 2011年9月)
泉州笋江公园新貌(陈敬聪 2011年9月)
泉州笋江公园石笋原貌(杨水明 1994年)
泉州笋江公园原貌(泉州市城建档案馆供稿 197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