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3489850000
 
 

陈敬聪:见证泉州——基础设施变迁篇(七)

发布日期:2015-03-12      作者:陈敬聪       浏览次数:712
核心提示:2012年12月建成通车的泉州田安大桥(陈敬聪 2012年12月)  泉州桥梁史  自古以来,桥梁在泉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占有
2012年12月建成通车的泉州田安大桥(陈敬聪 2012年12月)

 

  泉州桥梁史

 

  自古以来,桥梁在泉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桥梁,曾托起泉州“市井十洲人”、“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在宋代泉州人就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又建成了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的安平桥。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中心城区先后建成了泉州大桥、刺桐大桥、笋江桥、顺济新桥、沉洲高速公路大桥、后渚大桥、晋江大桥、黄龙大桥、田安大桥……正在建设的有全省最长的泉州湾跨海大桥。现在,泉州拥有大大小小桥梁近三千座,每一座古桥都有着辉煌的过去,每一座新桥都承载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展望将来的环泉州湾新城,泉州在一步步发展壮大。

 

  2012年9月建成通车的泉州黄龙大桥(陈敬聪 2012年10月)

 

  2008年底建成通车的泉州晋江大桥(陈敬聪 2008年10月)

 

  2003年7月建成通车的泉州后渚大桥(陈敬聪 2007年4月)
 

  建设中的泉州海湾大桥(陈敬聪 2012年9月)

 

  宋代泉州洛阳桥(吴云轩 2006年)

 

  宋代泉州五里桥(黄百宁 上世纪90年代)

 

  1982年建成通车的泉州大桥(杨湘贤 上世纪80年代)

 

  解放初,泉州顺济桥是泉州往厦门唯一通汽车的桥梁,这是解放军在保卫顺济桥(史其敏 上世纪50年代)

 

  1994年7月在泉州刺桐大桥建成前,来往于泉州晋江的人们仅靠晋江“溜石渡”的木帆船摆渡(黄百宁 上世纪70年代)


 

  泉州旧浮桥(黄百宁 上世纪70年代)

 

  石狮鸿山热电厂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是福建省“十一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确定的优化发展煤电和热电联产大型电源点,是福建省主要的燃煤发电企业。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为5200兆瓦,分三期建设(2×600MW+2×1000MW+2×1000MW),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总投资200亿元、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利税20亿元的沿海大型火力发电基地之一,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鸿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1月建成投产发电,二期工程也将在近期开工建设。

 

  石狮鸿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陈敬聪 2012年4月)

 

  石狮鸿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朱来荣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