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目录
土坑刘氏古民居群和刘百万旧居|小三房古民居群|出氏家庙与翰林第|樟脚古民居群|“合隆”古大厝|前黄土楼(黄素石楼)|涂楼侍卫府
土坑刘氏古民居群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涂坑村。相传在明代靖难之变后永乐二年(1404年),原居于福建兴化府(今莆田市)的贵族刘宗孔携家眷渡海到湄洲湾南岸避难,见此处峰峦相映,曲水停蓄,遂命名为“涂山”,欣然居之。
据族谱记载,刘宗孔传有四子,次子与三子分别徙居云南和广东,长子和四子留在泉港土坑开拓。长子居住现刘氏祖祠南侧,四子居北侧。土坑的刘氏后裔至今已繁衍22代,经明清两朝延拓出18个自然村共1万余人。位于涂山中心的土坑村便是18个自然村的起始母村。
土坑刘氏古民居群
刘氏一族在这荒原野地开拓创业,终于在第五代培育出一位太学生、主监,至此下传的明清两朝代代皆有入廷为官者。这些才俊荣归故里后,均建造显赫的府第。自明永乐至清乾隆年间,土坑村共建起40多座古大厝(现存仅剩27座),聚集成一处宏伟壮观的古民居群。古民居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壮观宏伟,气势辉煌。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窗有圆、方、拱、菱等形式多样。古民居群整体规划亦颇具慧卓见,其排列井然有序,共分8排排列,每排相距30~50米,大部分坐西北朝东南,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又便于交通和活动。
刘百万旧居位于土坑刘氏古民居群内。刘百万,字祥云,名端弘,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系涂山村(即后龙镇涂坑村)始祖刘宗孔第十二代玄孙。刘百万因聪慧过人,生财有道,曾有一支18艘帆船的商贸船队而名闻遐迩,他自海上走关东,终成一方富贾,被人誉为“刘百万”。
土坑刘氏古民居群
刘百万故居在土坑刘氏古民居群内面积最大,兴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三进五开间,外加双护厝,共有100个门,99个窗,11个天井,包括围墙在内共占地面积达1739平方米。古民居门前两壁肚和窗前镶嵌的雕塑种类数量繁多,规模宏大,图案古朴,技艺精湛,立体感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和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阴雕、线雕和透雕;按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鱼虫雕、禽兽雕、楼阁雕。石雕上的构图疏密有致,线条细腻流畅,人物胡须衣袂恍若欲飘,技上喜鹊追逐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雕刻艺术。在大门侧、屋脊上、院子里,可见蹲着、立着、卧着的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石狮,此外还有各式各样锲刻花纹的柱石斗、石鼓、石花架、石砣,有别具一格的圣旨碑、石桌、石花盆,皆精雕细镂,古色古香。
小三房古民居群
小三房古民居群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山腰镇棣港村和锦联村毗邻地段,保存完好。小三房古民居群由大小不一的九座古大厝组成,总占地约6700平方米。其中最能体现建筑艺术水平、最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是下厝(东、西两座)和中厝三座大厝,此三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皆是悬山式屋脊,前面有砖埕,并护以杂石围墙,雍容大方。


下厝系山腰庄氏第十五世祖庄大东历经三年建成,由东、西两座仿皇宫式的三进五间张的大厝构成,俗称“四马拖车”,左右辅以护厝,西面的护厝之侧又附有武馆和文馆。东、西两座大厝共占地1414.84平方米,总计有房子65间。两大厝由下厅、中厅、后厅三部分组成,进大门,下天井,上厅堂,入后厅,皆以辉绿岩长石板为台阶,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铺设排水沟,两侧置着摆放花卉的石案。古厝的通风采光主要依赖天井、门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气阁,使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阴雨亦不迂浊晦暗;中厝系庄大东堂兄弟庄大勋同期建造的一座两进五间张大厝,右边单护厝。屋后建两间并列的文武馆,武馆之前又有宽敞的练武埕。据《惠安县志》载,庄大勋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中武举人。



小三房古民居群
出氏家庙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有个洪厝坑自然村,村里有一座“二进三开间”的明代古建筑,这座古建筑的门匾上书“出氏家庙”四个大字。大门对联云:“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宗”。家庙为二进木石结构建筑,中间有天井,中厅悬“忠节”匾额,左挂“进士”、“文魁”,中梁挂有“解元”等鎏金横匾多块。厅堂对联云:“一案拱门楣预占遇试皆一,三台壮屏翰早卜达尊有三。”从这些匾联可以看出,“出”姓来历非同寻常,其实出姓祖先是元朝的开国功臣,随军征战至福建,到了八世祖纳哈出,恰好遇到元朝灭亡,只得隐姓埋名单姓尾字出字500年至今。
翰林第
出姓族人在涂岭深山里隐姓埋名几代人,到了第十二代,洪厝坑出了一个进士出科联。据说出科联登第之后荣归故里,便拆下旧居兴建翰林第。至今所见的翰林第,系五开间木板墙,石木结构,石头砌墙,穿斗式木屋架,硬山式屋顶,装饰古朴典雅,门匾上“翰林第”三个大字熠熠生辉。走进大厝,内有天井,光线充足,外有宽敞的埕场。这在清代初期,是洪厝坑出氏家族屈指可数的豪华宅第。
出科联画像
▎文/图来源于陈敬聪编著《泉州古民居》
▎陈敬聪 1950年9月生,福建泉州人。第九届、十届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泉商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市长书画艺术中心理事、泉州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出版大型摄影画册《蟳埔女》、《激情农运》、《见证泉州》、《泉州老街巷》等。
泉州古民居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