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至21日,历时8天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工作在浙江省绍兴市圆满结束。本届兰亭奖共收到1835位作者的投稿材料,符合参评要求1741人,其中书法创作方向参评作者1592人,理论研究方向参评作者149人。
根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与规定,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会、审读委员会、审议委员会严格依照本届兰亭奖《评奖办法》《评奖行为守则》《评奖流程》,在监审委员会、学术·媒体观察团的全程监督下,共评选出70位获奖及入选作者。现将获奖及入选人选名单公示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金奖3名
书法创作方向2名:
王 玺(上海) 崔寒柏(天津)
理论研究方向1名:
孙慰祖(上海) 著作《孙慰祖玺印封泥与篆刻研究文选》
二、银奖5名
书法创作方向3名:
谷松章(河南) 张利安(河南) 林景辉(福建)
理论研究方向2名:
张天弓(湖北) 系列论文《王羲之尺牍草书之“今体”辨析》等14篇
程 渤(江苏) 著作《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
三、铜奖8名
书法创作方向6名:
刘长龙(辽宁) 杨科云(广西) 陈 靖(山东)
林 峤(四川) 彭双龙(广东) 樊利杰(湖北)
理论研究方向2名:
朱 琪(江苏) 著作《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
李正庚(湖南) 著作《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
四、入选54名
书法创作方向44名:
马永林(河北) 王 勇(湖北) 王志立(河南)
方建光(山东) 艾 青(福建) 叶韶霖(福建)
田小华(湖南) 曲庆伟(黑龙江)朱 睿(重庆)
朱安刚(江苏) 朱明月(辽宁) 乔延坤(河南)
刘永清(河北) 刘宏卫(辽宁) 刘京文(河北)
李 锐(山东) 李双阳(江苏) 李国良(河北)
李京臣(辽宁) 杨刚亮(山东) 杨江帆(四川)
何玉峰(浙江) 何来胜(浙江) 张 斌(江苏)
张志庆(河北) 陈 华(湖南) 陈 寰(湖南)
陈巧令(辽宁) 欧阳荷庚(江西)罗小平(陕西)
周少剑(湖南) 赵 振(江苏) 赵文龙(湖南)
赵世峰(甘肃) 胡正良(贵州) 胡奇峰(上海)
逄春伟(山东) 曹有福(河南) 蒋卫平(江西)
焦新帅(河南) 曾锦溪(福建) 谢全胜(青海)
靳慧慧(江苏) 颜奕端(广东)
理论研究方向10名:
元国霞(浙江) 著作《民国中期京津地区章草书研究》
王力春(内蒙古) 著作《中国古代早期石刻书人文献考辨》
王家葵(四川) 著作《瘗鹤铭新考》
冯 健(北京) 论文《跨学科借鉴与思考:城乡规划学创建一级学科的经验对书法学科建设的启示》等12篇
吕文明(山东) 著作《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
朱圭铭(广东) 著作《吴中海岳——祝允明人生与书学考论》
李逸峰(河南) 系列论文《敦煌草书简书写文化考察》等5篇
杨 勇(上海) 系列论文《“80后”书法群体创作审美取向及实践探索》等8篇
郑付忠(山东) 著作《晚明以来文人情结与书画商业文化博弈研究》
董水荣(江苏) 著作《当代书法维度》
公示期间,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等方式,向中国书协反映和举报代笔、抄袭、剽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或工作单位。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
公示时间:2021年3月22—28日
受理单位:
书法创作方向——中国书协展览处 010-59759592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处
联系人:史知元、刘兴超
理论研究方向——中国书协理论研究处 010-59759583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16 中国书协理论研究处
联系人:郑培亮、胡天正
邮编:100083
特此公示。
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委员会名单》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21年3月22日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评奖委员会名单
一、评审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划排序):
主 任:孙晓云
副主任:顾亚龙
秘书长:潘文海
副秘书长:王 彦
(一)书法创作方向
召集人:张建会 丛文俊
委 员:王 丹 王学岭 丛文俊 刘一闻 刘月卯
许雄志 张 继 张建会 李 啸 李木教
陈加林 陈忠康 胡崇炜 徐利明 韩少辉
漆 钢
(二)理论研究方向
召集人:叶培贵 潘善助
委 员:王立翔 王 强 叶培贵 朱以撒 祁小春
刘宗超 刘 恒 张金梁 陆明君 郑训佐
赖 非 潘善助
二、审读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划排序):
召集人:李刚田
委 员:王 强 王立翔 任 平 陈志平 郑训佐
学术助理:公丕普 李剑锋
三、审议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划排序):
主 任:李 昕
副主任:李刚田
委 员:毛国典 代 跃 孙晓云 张胜伟 郑晓华
鄢福初 戴 文
四、监审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划排序):
主 任:郑晓华
副主任:汤鸿卫 张潇羽
秘书长:李 翔
(一)书法创作方向
委 员:龙开胜 江 村 吴占良 张铜彦 孟经纬
(二)理论研究方向
委 员:王晓光 任 平 陈志平 曹 建
五、学术·媒体观察团名单(以姓氏笔划排序):
召集人:毛国典
委 员:白 锐 孙海兴 祝 帅 高 森 黄俊俭
﹀
1963年生于天津。198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1993年赴美国学习、工作。2006年1月归国。2009年被聘入天津中医药大学任职教师,并受聘为兰州大学书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天津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兼职硕士导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主任。曾任美国炎黄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东-西方”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美国兰亭笔会秘书长,美国中华艺术协会理事,美国国际艺术家学会负责人之一。
1966年习书,1976年师从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高镜明教授、天津大学王学仲教授,同年师从徐嘏龄先生学习篆刻、龚望先生学习隶书,2011年从师霍春阳先生。
早在大学就读期间即担任书法社的主讲教师,赴美国时曾任书法私塾教师六年。曾在加州州立大学讲授书法课程。回国后,分别于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大学、包头抱云堂、泉州桑莲居等地进行多次学术讲座。曾被天津师范大学聘为书法教师教授书法课程。数十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书法作品及艺术理论文章,论文曾在天津青年书法创作论坛中获奖。作品入选、受邀国家级大展四十余次,其中十余次获奖。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第一届翁同龢奖最高奖,中国第二届册页展最高奖,中国首届楷书展最高奖。入展第四、八届国展,第五届兰亭展等。
崔寒柏论书语录(一):
端午,除了有《离骚》,还有一份书法年中“心话”
崔寒柏论书语录(二):
所谓笔意,就是当下书写时的感觉
崔寒柏论书语录(三):
速度,是笔法的一个“秘密”
崔寒柏论书语录(四):
“被动用笔”的始作俑者就是逼肖地临摹
投稿邮箱:2779459577@qq.com
客服微信:13489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