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首页 » 个人动态 » 白谦慎:名作不见得是经典
 

白谦慎:名作不见得是经典

发布日期:2019-05-14      作者:Lifeweek 三联生活周刊      浏览次数:3070
书法与审美经典的形成
 
嘉宾:白谦慎(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终身教席、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时间:2016年11月19日 14:30-16:30

————————————
 

      上周六到阅读汇来做客的是《傅山的世界》作者白谦慎教授。
 
  白谦慎教授是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多年在国外从事艺术史研究,获古根汉姆研究奖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终身教席,2015年回国加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他曾从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傅山入手,讨论中国书法的嬗变;也曾以重庆乡野间的理发店招牌“娟娟发屋”,引出有关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这一次,他便用一场讲座带我们进入了书法经典的审美世界。
 
微信图片_20190514160121
 
  讲座从毕加索的一句话开始:“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将是一个书法家,而非画家。我会写出我的画。”这句话第一层意思点出了绘画和中国书法中共有的写意性,第二层意思是指书法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山上的刻字、各种牌匾、对联、书信、药方……可以说,书法是中国精英的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毕加索的画和话
毕加索的画和话
 
  德国的汉学家雷德侯在研究中国书法时,写过这样一句话:“就其本质而言,书法必须临摹。”一个书法家必须在封闭的形式系统中运作,除了前辈艺术家的作品,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与他的创作比较。他写的竖画,通常是上面粗下面细,横画一定在笔划的两端有顿,写一个字一定要遵循笔划的次序,写一篇字,由上写到下,由右写到左,规定性非常强。通过临摹,熟悉范本中的技法和品评语言,也成为后世书法家了解前代书法的基础。由于使用的材料,纸或绢,毛笔和砚墨依然如故,历代书法家必须精通的技术问题亦完全一致,这使他们能够衡量其他书法家的技术造诣。
 
  在书法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大量学习前一代的范本,大家形成一个比较接近的、对技术判断的标准,这是书法能够成立的很重要的基础。今天的书法和过去的书法相比,也就有了古今之分,中国书法便是以这种参照的模式流传下来。而我们今天再来看这些书法经典,基本上都是在六朝隋唐这段时间出现的。为什么汉代不出现?什么样的书法才能被称作经典?
 
1991年,白老师正在为美国一个托儿所的儿童示范书法。
1991年,白老师正在为美国一个托儿所的儿童示范书法。
 
 
  经典的形成,首先应有一个范本,是临时性学习所需;然后再有楷模,比较固定;行之久远的东西,慢慢就作为经典。一个经典的体系 ,核心的部分一直维持,边缘的部分不断游移。这里面,既然有艺术品味的变化造成的自然淘汰,也可能有意识之间的争夺和审美趣味之间的争斗。
 
  名作不见得是经典。经典必须要有可临摹性,是可以广泛教学的。整个中国的帖学体系是一个经典,由许许多多书法家的作品构成了一个经典系统。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字是很好,但是因为篇幅太短,恰恰缺乏可临摹性,所以只能是名作。在经典形成过程当中有诸种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教学,书法的技术层面还有所体现的审美观念,都是通过教学来养成。另外就是收藏、复制、出版、宣传,以及著名的文人和政治机构起到的作用。关于最后一个因素,如果过多地强调政治的作用,也有问题,我们会不会忽略书法本身技术上和审美的精萃之处?
 
王献之《鸭头丸帖》
王献之《鸭头丸帖》
 
 
  人们收藏的古迹也未必是经典,卖得贵的也不见得是经典,只是今天我们把它们当古物来收藏了。在当代,博物馆也具有经典化的功能,但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混乱的机构,它把古代幸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产物和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大师作品并列在一起,造成一个里面都是大师作品的错觉。一个曾经的普通物品,成为了历史的幸存者,便能在新的语境中被赋予艺术价值,可以转换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此处白教授引用了他耶鲁同学杨小滨的诗歌,《博物馆》:“但是活着的群众从来不被收藏/因为他们太不整齐,毫无经典性/那时的青春,那时的劳动 / 饥饿在观赏中变得美丽。”
 
  书法中也存在着这种“与古为徒”的现象,古代小朋友随便练习写字的东西都被编入书法集,当代同样类型的书写却没有人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和审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