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自画像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31.3厘米 横59.1厘米
1957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 张郁明
金农(1687-1763),字寿门,浙江钱塘人。他的书画艺术一方面以其生冷古拙把触角伸向汉魏六朝,一方面以其高度的抽象和形变将其感觉超前地伸向现代,在我国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秦祖永《桐阴论画》云:“冬心翁古朴奇逸之趣,纯从汉魏金石中得来,晋唐以下无此风骨。”又云:“先生笔墨,头头第一,卓绝古今,迥不犹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吾于冬心先生信之矣。”日本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云:“清代画人之中,轻视技巧,直写己之胸臆,人物、花卉、山水,皆出人意表,全脱作家之窠臼,唯金冬心与大涤子,无能出其右者矣。”[1]近几年来,我国在美术史论及作品鉴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基本史料缺乏考证,于释义方面往往在所引史料方面因断代、环境、交游、乃至生平方面因缺乏第一手的把握而产生疏漏,其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了。克服上述之病的途径很多,对书画艺术家室名别号之研究是发展的新动向之一,亦是难点之一。金农的别号之多之奇,在扬州八怪中是绝无仅有的。大约至晚年,他自己也觉得是个问题,似乎应向后人作个交待,所以他在75岁时于《寒葩冻萼图》题跋中这样写道:
宋白玉蟾善画梅,梅枝戌削,几类荆棘,著花甚繁,寒葩冻萼,不知有世上人。玉蟾本姓葛,名长庚,弃家游海上。号海琼子,又号蟾庵,武夷散人,神霄汉吏,紫清真人,殆乎仙者也。昔年曾见其小幅,题诗亦清绝。今想像为之,颇多合处。予初号冬心先生,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饭僧,可谓遥遥相契于千载矣。(故宫博物院藏画)
这段文字大致告诉我们,他的别号效法于宋代画家白玉蟾,亦和白玉蟾相似,希望后人见到他画上的别号时,想象为之,便可知其人、知其志了。不过,金农没有对这些别号作解释,也没有说之所以起这些别号的理由之所在;再者,金农的别号远非上述这些,尚有:
金二十六郎、老丁、山老疾、朱阳馆主、荆蛮民、之江钓师、纸裘先生、金牛湖上诗老、江湖听雨翁、小善座主、耻春亭翁、莲身居士、三朝老民、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惜花人、枯梅庵主等等。
这些别号有以下几个特点:涉及到金农诗书画印创作的每一个方面;涉及金农的家世、身世;涉及到对金农的世界观、艺术观;因金农别号之出现,有一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因而又涉及到金农诗文书画的断代和鉴真诸问题,因此一直为理论界所重视。笔者不揣浅陋,在此作一系统考释,凡和金农斋馆号相关者亦随之点出,欠当之处,亦求正于海内方家。
金农 红绿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