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桑莲居|武振英:坚守书家本心,涉二水入自然古直之境

发布日期:2019-09-03      作者:吴日锦       浏览次数:2248
核心提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IMG_0585 武振英 缩图2

 

武振英,别名野阔,号无斋。

1949年生,福建泉州人。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现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哲学讲师。从事书法教学二十多年。

 

 

武振英:

坚守书家本心,

“怪才”蔡展龙赞其字“很有气味”

 

文_吴日锦

 

 

  一次,在桑莲居偶见一副落款“野阔”,书饶宗颐先生选堂绝句《睡起》的书法:“心花开到落梅前,清梦深藏五百年。蝴蝶何曾迷远近,眼中历历是山川。”眼睛一下被字里行间的清旷之气吸引了去,这不就是那种“看一眼便静下心来的感觉吗?!”一问,方知出自武振英老师之手。

 

IMG_0015 副本 缩图2

武振英

 

行 书

 

心花开到落梅前,

清梦深藏五百年。

蝴蝶何曾迷远近,

眼中历历是山川。

 

选堂绝句《睡起》,

野阔书。

 

  前几日,访问裱褙名师俞新生时,在他的家中又一次遇见了武老师的作品。原来,武老师竟是俞新生恩师武荣先生的儿子。机缘之妙,不可言语。于是,我们有幸得以与武老师面对面,了解这位书法大家的心路历程。

 

  探访之后,才发觉,武老师的学书之路,堪称传奇。或许是父亲裱褙室的耳濡目染,亦或是天生的墨缘。从入学前“上大人,孔乙己……”的描红开始,武振英这一生注定与写字缠绵。小小年纪的他,只要看到好字,都要注目一番。有意无意的,他总往父亲裱褙行附近的黄紫霞画室、王爱琛写字室跑,看他们画画写字,一待就是大半天。回到家自己埋头涂涂写写,满是干劲。

 

  “当时看林颂端老先生写门匾,每张写了好几遍,挑最满意的才交给客人,很是触动。在我看来,每一张都很完美,可林老先生却是一丝不苟。”说起这些,武振英一脸钦佩之情。但那个时候,武振英还没能找到写好毛笔字的门道。有次他想拜师黄紫霞学画,交上一张写在毛边纸上的字,黄紫霞看完后没有作声,武振英知道自己没能通过测试。后来复古斋的“阿持先”(原名黄扶持,装裱师兼书家)指点他从张瑞图入门,并送了他一本张书《后赤壁赋》勾本。从此开始他的跋涉二水之途。

 

18 缩图2

 

节录陶渊明《桃花源记》

 

  那时,他父亲虽在业内有些名气,家里却穷得无立锥之地,长期以店为家,更谈不上有张书桌写字。造化弄人,高一刚结束,就碰上了大运动。武振英的学业戛然而止,逍遥,游荡,胡乱读书,涂鸦……直到上山下乡,返城,回到裱褙店当学徒。工作虽然无聊,裱褙店却成了他的第二课堂。名家书画,过路观众的评论,各种传闻趣事,都使他如痴如醉,而立志书法的自觉则由此确立。

 

  工作之余,他寻找泉州尚存的名匾,残碑,对联,心摹手追。有一次,在学兄林坚璋的带领下,一伙数人,一早骑自行车到城东洵美乡,刷拓张瑞图书的《晋澄李先生生祠记》。过水渠不小心连人带车跌入水中,虽成“落水狗”也不在意。这一拓碑就是一整天,中午每人仅吃一块豆干充饥,滴水不进。后来武振英把全碑双勾成册,作帖观习。

 

  那个时代,想要读到好书,并非易事。出于对知识的渴望,武振英每次到同学、伙伴家借宿时,总要乘机蹭一本好书连夜读完。印象最深的是,华侨大学图书馆某管理员每次进城买书,必在城里住一宿,林坚璋便赶紧通知他们去借阅,每人选抱一本“内部发行”新书回家,通宵啃完,第二天一早归还,其乐无穷。

 

20 缩图

宝莲佛光

泉南佛国

7 缩图

 

  特殊时期,自觉学下的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高考恢复后,武振英考上了北门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前身)。踏在校园一块块光滑的青石板上,武振英感慨,这人世间许多憾事,只要你愿意以勤奋,以坚持,以自己的悟性去化解,结局往往令人欣喜。

 

  大学改变了命运的轨迹,但阴差阳错的是,武振英居然被政教班录取,哲学是主科。武振英笑言:“起初,很是不自在,后来发觉,其实哲学与书法有着必然的联系。”想通以后,哲学反而为后来武振英的书法提升起了很大的帮助。正是哲学,让武振英想明白了“书法不能仅仅是笔和纸,黑和白,技巧与情感的纠缠,更应该是对道的朝圣;对至高至大信念的追求和实践。”

 

  武振英是个实干派,闻道后能勤而行之。之后数年间,他希古循道,从颜鲁公习起,研其刚劲、宽博、端正;又学伊秉绶隶书,还被金农苍古奇逸的漆书吸引。也爱黄道周先生的古质清俊、奇逸精丽;亦曾迷恋于倪元璐的超逸神妙、新理异态,以及《雁塔圣教序》的极目烟袅晴空,瘦劲神韵之味;又随王宠游包山,觉其小楷婉丽遒逸、简远空灵,闻其“枣木气”,悟其以拙取巧之意。后溯源而上,品尝元常、二王小楷,领其清劲闲雅、体貌端和之晋韵;还窥探二王行草,仰之弥高。

 

  而对张瑞图的独爱,是源于关帝庙张瑞图“充塞天地”牌匾带给他的震撼。他说,每每翻看张瑞图的册页,都要被他迅捷跳荡的笔法、奇崛紧缩的结体、雄健磅礴的气势所震撼,以至于这一生沉浸其中尤久尤专。以至于后来有人评价武振英,写张瑞图,论功力笔意,泉州之内少出其右者。

 

  毕业后,为了可以分配一处宿舍,解决困扰武振英30多年的住所问题,他选择留在泉州经贸学院任教。他在教授哲学的同时,兼授书法。终于,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书法之海中畅快遨游,尽情发挥。武振英说,上大学和参加工作的这几十年里,也是他书写技巧和书法观重造之时。提及此,他感慨造化弄人,亦感恩时代的转折。此时武振英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知名书画家蔡展龙先生,赞其“字不甜,但有气味。”《中国书法》杂志社长朱培尔则认为,武老师的字“自然,古直。”泉州著名书法家林坚璋说,无斋书从二水入,触境触情,追卫、索笔之翻折,引古汉人之朴壮,元明之流逸,復觞咏二水,波澜振动,纵观当下书壇,睥睨龙虎,健笔翻腾,无出其右。

 

5 缩图

 

谁能但愿七言联

谁能腕底留浩气,但愿胸中多古贤。

 

  2009年,武振英退休。专心研究书法的同时,也私下收几个关门弟子,参加一些创作活动。他对书法的探究也早已升华到了全新的层次。他十分认可苏东坡的“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当语言难以表达时,唯有笔意可达。“无物可以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在笔下矣”。

 

  顿悟之后,武振英起了隐迹之心。他渐渐退出了各类活动,过起了“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的生活。但生活毕竟是现实和琐碎的,带孙子、买菜,这些琐事让他动手的时间渐少,可思考的空间多了起来。

 

  每写一副作品,他经常“在心里琢磨了无数遍,把架构、笔意在脑海里腾来倒去多少回。”当“灵感骤至,不能自已,无意于佳乃佳,没有安排,不顾丑拙。醒后视之,有如神助,不能再现重复。”他有时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世外山人,与古人“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不同的是,武老师更想要“危石入青云,上有千岁木。我来卧其间,天风响岩谷。”的意境。

 

  其实,这些年,对于渐渐淡出书坛江湖的武振英老师。与其说是隐迹,倒不如说,是遵从内心,去守护一份纯粹的书家本心,去守护一个城池原始的文脉。一如他的别名“野阔”所蕴涵:“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0 缩图

博善含章

 

 

6 缩图2 

书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2 缩图2

叠嶂清佳

望 峰

23 缩图

 

 

 

清光闲雅五言联

清光宜对竹,闲雅胜闻琴。

 

 

 

录辛弃疾《满江红》句

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

 

 

 

桑莲居己亥中秋网络书画博饼赛

 

9月3日(八月初五)状元奖品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

宋徽宗闰中秋月句

己亥中秋,无斋野阔书

 

 

 

彩蛋关键词(设于武振英博饼厅)

 

 

顺源阁艺术馆
风采普洱仓
流云香舍
传成老树白茶

 

 

 

 

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

或公众号菜单“中秋博饼”,

快速进入博饼大厅,赢取中秋书画好礼~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 往期相关  武振英:拨云寻古道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编 辑:西 岛   摄 影:赵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