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琴 大河涌金
自然山川,万物生聚,昼夜变化,四季流转,人是其中之一元,呼吸吐纳,蒙养生存,所以中国古人有天人一体的观念,也是最早对山川自然感到兴趣和表现欲望的,所以山水诗早在1600年前成为独立的品种,而山水画也于此后发展成为独立的科目,有着丰富的经典作品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山水画仍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继承和发展着。在刘淑琴的山水画里,令我感动的是画家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观察,在游历和写生的基础上,以熟练的笔墨语言,加以概括性的表现。在她的作品里不但表现了难得的广阔视野,更具有博大的胸怀,在她所画的黄河激流、壶口瀑布、太行山丘壑以及西北高原的许多画面中,的确令人感到蓬勃的阳刚之气。当然,请不要误解我所讲的这个“阳刚”,它并非男性所专有,因为不少男性画家的画照样很“阴柔”。我所讲的阳刚是指大自然所具有的生生不息、充溢天地的伟力。一位画家之所以成功,其实有许多种原因。刘淑琴画黄河因她自幼生长在黄河边,因热爱而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固然是其一,但生活在黄河边的画家未必都能够画好黄河。刘淑琴这些年来辛苦跋涉在崇山峻岭间和黄土高原上,画中原的太行,画西北的雪山,不断地探索各种表现方法,寻求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这些努力的积累和实践,终于使她的山水画走向成熟,画出气势宏伟的黄河以及她最熟悉的中原大地的山水景观。
刘淑琴 聚金图
刘淑琴画黄河给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她在新世纪以来着意表现黄河雄阔博大的气象。黄河的奔腾激越所表现的伟力、所象征的中华民族生聚繁衍、历尽劫难、生生不息而创造出伟大的东方文化,在她所创作的画面上有了具体而生动地体现。2006年刘淑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势不可挡》,从正面描绘奔腾咆哮、飞流直下的黄河激流飞瀑,令观者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从画面图像符号因素看,显然画家是从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象再加以综合加工、创造而来。从画面的上方,强调了来水的多源汇集从而其势汹涌;而画面的中下部则尽力渲染水势腾跃、浊浪翻滚、水沫飞溅、云蒸霞蔚的壮景。此前我见到的表现壶口景观之作大多为立幅,强调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流畅感较强,此作以横幅出现,好像镜头对准最强烈奔腾的部位,颇见画家的匠心。
刘淑琴 黄河之水天上来
山水画的特点就在于自然与心境、客体与主体的呼应协调,彼此激活适意消长,主观因素很强,画家的“心象”即画面的“意象”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画家的主观动机、情绪状态和语言惯性而变化的。从更深层次讲,画家的性格、学养、心态、常年的写生临摹积累形成的笔墨习惯,决定着山水画“意象”的完整、生动和独特,以至描绘相同的场景会有很不同的画面境界出现。刘淑琴的另一件取材黄河的作品《大河春韵》,则着眼于山川丘壑的表现,这件作品是隔着山丘看黄河,近景、中景树丛参差,山丘竣厚,画面上部则河水翻滚回旋东去,这样,前景浓而远景淡,山丘静而河水动,形成十分生动、鲜明并富有特点的意境。可喜的是,画家的笔墨运用相当熟练,坡谷起伏,杂树虚实,点染皴擦,浓淡干湿,一一妥贴,显示了这位女画家多年积累的艺术功力相当深厚,处置巨幅场景能够驾轻就熟,非同凡响。另外要提到的是她的画路很宽,其作品《春风抚遍太行》和《吉祥如意》就是很不同的两个境界,前者以厚密的绿树丛和淙淙的流水昭示着太行山春天的到来,画面上生机盎然,情绪愉悦。后者画题得自宗教气息弥漫的青藏高原,色墨浓厚,云漫山谷,雪山明亮,有一种遥远的神秘气息。其他如《银装素裹》、《扁舟一棹归何去》、《莫愁空谷少知音》等这样动人的作品是不胜枚举的。
刘淑琴 大河九曲
刘淑琴是一位很勤奋、能吃苦、功力扎实的画家。她笔下尽是高山大壑的图景,形成雄强、深厚、茂密、饱满的风格,很具阳刚之气,在当代中国画坛是一位很具实力很具前景的女画家。我祝愿她的山水画艺术不断的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文章节选自孙克《充溢着阳刚之气的山山水水——读女画家刘淑琴的山水画》
刘淑琴 源远流长
刘淑琴 大河润泽
刘淑琴 天飞金浪
刘淑琴 秋也灿烂
刘淑琴 苍山无语
刘淑琴 势不可挡
刘淑琴 黄河岸边
刘淑琴 黄龙驾云腾
刘淑琴 山歌
刘淑琴 泰山融金秋
刘淑琴 号洁石,祖籍河南,黄河画派创始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世纪90年代入北京画院深造,师承王文芳、石齐二位并得林凡、王明明、杨延文、老甲等诸名家面授指点。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艺研究院副院长、华夏黄河画派研究会会长、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被聘为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山水画《悠悠黄河九月秋》、《九曲黄河》、《奔雷》等十几幅作品分别获全国展览金、银奖;三十米长卷《巡天一览大河雄》为我国首幅国画山水长卷搭载返回式卫星遨游太空。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剧组聘为书画指导;作品曾赴美国、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地展出,作品并被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中央军委、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府、普拉托省都府等政府机关收藏。《黄河》系列作品被国家领导人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荣宝斋》、《美术》、《英才之光》、《人民美术》等百余家报刊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作品《中华腾飞》、《马到成功》组画搭载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
收藏热线:0595-28252888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湖街华侨历史博物馆一楼 桑莲居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