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艺术,高标准的要求都是要有不可替代性。但不能无中生有,不能欺世盗名。要能熔铸古人,摄古人之神入自己胸中,将至情至性表于笔墨之外。很早的时候,北齐魏收在《魏书·祖莹传》里就说过:“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黄庭坚也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见王构《修辞鉴衡》)。元好问说得更彻底:“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论诗三十首》之一句)。当下是不要跟风,不要随波逐流。所谓张扬个性,应出自自己独特的艺术理解和艺术感受。时下书坛千人一面随风转太普遍了。
每个人学书的过程,都是不尽相同的,但眼界、眼光、眼力都同样是需要的。眼界要宽,眼光要高,眼力要深透。我们常批评某人“眼高手低”,其实学书过程中若能做到提升式的“眼高手低”,则书法有望渐入佳境。清·黄之云在《野鸿诗的》中说:“眼不高,不能越众;气不充,不能作势;胆不大,不能驰骋;心不死,不能入木。此四者,作诗之大旨也。”学书也如斯。
文段节选自《王乃钦诗书作品集·自序》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甲午夏日,王乃钦。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中留客》。
时惟甲午荷月,王乃钦。
萋萋春草秋绿,
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
童稚未识衣冠。
王维《田园乐》一首。
甲午年荔月于泉州,王乃钦。
山下孤烟远村,
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
五柳先生对门。
王维《田园乐》一首。
甲午,王乃钦。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乃钦。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时在甲午荔月,王乃钦。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时惟甲午年仲夏,王乃钦。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王乃钦。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王乃钦。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诗一首。
王乃钦。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诗《蝉》。
甲午王乃钦。
独上高楼思悄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江楼书怀》。
甲午伏月,王乃钦。
王乃钦 号六柳斋主,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桥人氏。一九六六年毕业于惠南中学,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沧浪书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学术顾问、国立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
书法作品曾两次蝉联全国书法大奖赛一等奖。多次参加国内外各重大书法展览,入选第一、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第二回中日代表书家作品展,中日自作诗书交流展,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参加全国第三届书学讨论会,书法论文数十篇发表于全国性书法刊物及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底同泉州市市长赴日本学术访问。一九八七年被上海《书法》杂志“书苑撷英”评为全国37位优秀中青年书法家之一。一九九四年应邀赴新加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书法》、《书画艺术》、《书法报》、《书法导报》等报刊杂志均有专题介绍。
作品刻入黄河碑林等国内大型碑林,并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入选《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集》、《当代书画名家》、《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古今书家辞典》及《中国专家学者辞典》等几十种图书。长期从事格律诗词创作,著有《王乃钦诗书作品集》(两部)、《王乃钦诗笺》、《王乃钦楹联书法作品集》。
雅擅多种书体,宗法汉魏晋唐神韵,而能自出机杼,灵动雅逸,自然朴拙,气格超迈,骨力充盈,为识者所重。
版权归桑莲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