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桑莲居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5-03-13      作者:安乔       浏览次数:3549
核心提示:  传说中的这位和尚就是主持建筑道场的匡护大师,赐寺名“莲花”,寺殿建之时,曾有紫云覆地,因名紫云大殿,后守恭公之后世均称为紫云黄。此寺因西侧有昔日遗留下来的这株枝干龙蟠的老桑树,也被赋予“桑莲法界”的雅称。
古桑树2
千年古桑 树龄1300年

据资料记载开元寺寺址原是唐代大财主黄守恭经营的一大片桑园。传说黄守恭白日梦见一和尚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虽乐善好施,却舍不得将桑园无故奉献。于是有意作难地说:“须园中桑树三天内开出白莲花方愿施舍。”谁知,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园苍绿的桑树竟然真的开出莲花,而且朵朵洁白硕大,清芬随风飘浮,作为一位有智慧的人,黄守恭马上明白了这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启示,当即决定舍地建寺。传说中的这位和尚就是主持建筑道场的匡护大师,赐寺名“莲花”。寺殿建之时,曾有紫云覆地,因名紫云大殿,后守恭公之后世均称为紫云黄。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图片来源:泉州网)


 
  开元寺僧人感念黄守恭舍宅建寺遣子之大德,在寺内建檀樾(即“施主”之意)祠以祀之。檀樾祠为坐北朝南、硬山顶、三开间、四进的土木石结构及东护厝一列。一进为门厅,东壁嵌有明、清修祠石碑,天井还有二株600多年的桧柏树,出屋宇而冲天;二进为前厅,奉祀黄守恭的木雕神像及二侍童,中梁悬挂明代状元申时行所书的“世受天恩”匾,柱间挂明吏部尚书苏茂相及工部侍郎何乔远的赠联。梁上还悬挂紫云五安黄氏历代状元、榜眼、探花等三鼎甲匾额,左右两壁嵌有“祖训诗”、“昭 ”和历代进士名录匾。 
 
桑莲法界2
泉州开元寺

桑莲法界3
桑莲法界(王燕清 摄影)


此寺因西侧有昔日遗留下来的这株枝干龙蟠的老桑树,也被赋予“桑莲法界”的雅称。如今桑莲老树主干一分为三,像三条龙,各自伸向一方,树叶依然茂盛,生命力很强,是泉州开元寺奇观之一。每当游人参观这一古刹时都会驻足“桑莲古迹”之前,观赏这株历经1300多年,至今枝繁叶茂、龙蟠曲干的“桑树王”。

 

桑莲古迹
桑莲古迹

  溯本追源,尊祖敬宗。桑莲居士乃守恭公后裔,又是虔诚的佛教徒;取斋名为“桑莲居”,以纪念先祖为后世结下的佛缘。


人物小传:


  黄守恭(629-712年)字国材、号一翁,生活于初唐。据《泉州府志》、《泉州市志》、《开元寺志》、唐代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所载:黄守恭少习诗书,博通经史,蜚声士林,时称郡儒。他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七里,养蚕织绢,开泉州海上丝路之先河,富甲一方。为人倜傥尚义,乐善好施,济贫扶危,咸称长者。其献出全部园宅建寺后,鼓励5个儿子向外开拓,立业兴家,并写诗咏示: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有眼长垂佑,俾我儿孙总炽昌。


 
馆主简介

  桑莲居士,芳传紫云。生逢癸卯,洛江脉温。
  族肇罗溪,壤僻人杰。苦涩童年,梦想绵迭。
  心中烙印,无日不忘。他乡涉足,气清天朗。
  学业未笃,转而经商。四海奔波,艰辛备尝。
  虽无建树,亦感沧桑。尤念双慈,养教有方。
  温敦为人,知礼守庸。亲朋每聚,乐而举觞。
  嗜烟品茗,庶得其香。彝器骨董,爱求其良。
  书画名迹,一笑倾囊。精神家园,矢志守望。
  踌躇满怀,随性徜徉。厚德载福,岂忘自强。
  窃喜子女,聪慧成长。天伦之乐,畅我衷肠。
  我心即佛,别无庶功。天高云淡,心逸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