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谦慎:艺术史是最奢侈的学科
回国任教的信息发出之后,学界很关注,不过白谦慎本人只想安静地呆在杭州郊区的宿舍里研究吴大澂,“写完这本我就不写了。”他觉得写书太累了,“退休后要专心写篆书和草书。”
自1986年赴美读博至2015年回国就职,白谦慎在国外盘桓了近三十年。这段时间,他深入艺术史学科第一线,在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背景中获取这一学科的西方特性:对实物的重视和对田野调查的强调,同时,因对书法的热爱而延续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与推崇。
从而立至花甲,白谦慎身携中西两种烙印回国,他将带来的这股清流即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此,在任教浙大之初,白谦慎首度就中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相关话题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
雅昌艺术网:您和浙大有七年之约,这七年主要是研究吴大澂?
白谦慎:希望七年内能完成。我关注吴大澂二十多年了,早年只是简单收集一些图片,复印一些基本资料,严格讲2007年以后才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吴大澂研究上,因为2006年大陆版《傅山的世界》才完成。在浙大这七年(或许更长的时间),我争取完成一本英文版和一本中文版,中文版会更丰富,比如中文版《傅山的世界》比英文版复杂。
退休以后我就不写大部头的学术书了,太累。但会继续写文章,也会编些书。可能更多的时间是写字。我特别喜欢写字,吴大澂这个项目完成之后,要练篆书和草书,现在主要写小楷、行书、隶书,篆书和草书很少涉猎。
雅昌艺术网:对中英文版本的不同处理是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吗?
白谦慎:对。《傅山的世界》中文版删了英文版中很多介绍性的内容,因为许多西方人不熟悉中国书法,需要铺垫。中文版我则加了很多具体考证的例子,这些对西方读者可能就太繁琐了,他们大概知道基本情况就行了,所以中英文版的写作方法是不一样的。
两者不是简单的翻译,我先写好英文版,它对结构和叙述的要求特别严。因为英文是线性的语言,必须一环紧扣一环,中文是综合描述性的,可以把很多东西放在一块不觉得突兀。
雅昌艺术网:所以写英文版的时候等于是在列提纲。
白谦慎:一点不错。之所以用英文先写,因为整理之后特别干净,这是先写英文版的好处。
我多年在西方工作养成了一个习惯:特别照顾读者。比如跟一个乡下老太太说我要去威尼斯旅游,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她知道威尼斯,首先你要告诉她,有一个很远的地方叫威尼斯,那个国家叫意大利,有很多水等,所以对西方人要讲得清楚,正因为如此,我的书一般大众愿意读,因为我有这个心态。
雅昌艺术网:这七年会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吗?
白谦慎:我基本上把研究和教学分开,我的研究很个人化,吴大澂这本书是独立项目,不需要别人帮我做什么事。从复印到抄写都是我自己做,从来不找学生帮忙。
雅昌艺术网:这是研究对象的特性还是自己固有的研究方式?
白谦慎:完全看性质。有的人会把自己写的书拿出来跟学生讨论,学生提意见、交流,我不是这样,我在写完后才请同行提意见。
雅昌艺术网:可否从细节上描述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状态?
白谦慎:就讲讲波士顿大学的艺术史系吧,我在那儿呆了十八年,很熟悉。我刚去的时候大概有14个全职教授,学校管理层认为我们系比较强,便开始扩大,目前有20个全职教授,他们的研究涉及以下专业领域:古希腊、古罗马(偏重考古和艺术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19世纪、20世纪、当代、美国艺术、美国物质文化、美国建筑、摄影、当代国际建筑、传统建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日本、拉丁美洲、非洲,伊斯兰。
建筑和美国艺术是我们系的强项。波士顿大学还有美国唯一的独立的考古系,有研究玛雅艺术的教授,宗教系有两位教授研究南亚的印度教和东南亚的佛教,他们的研究也常涉及南亚和东南亚的艺术。从这里你大概就可以了解西方艺术史学科的规模有多大。
雅昌艺术网:如何正确看待国内艺术史学科的发展状态?
白谦慎:一方面,从现代意义上看,艺术史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同时必须明白,中国的过去不是空白,比如翁方纲的金石学研究里就有艺术史的成份,还有大量文人参与的鉴赏、著录等活动。中国人喜欢艺术,而且历史感很强,历史学可以说是中国的显学,所以,这里说的艺术史是西方意义上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这首先要厘清。
另一方面,涉及到学科设置的问题。去年我在浙大参加宋画会议,林建华校长提出想建立一个艺术史系,对此我发表了意见,就是艺术史系设在哪里的问题。过去中国的艺术史系大多设在美院,规模比较小,本科生也比较少,教授也有为创作专业服务的任务。但在西方,本科有艺术史专业的学校非常多。美国也有把艺术史放到艺术系的学校。比如我曾在西密执安大学教过两年书,它就有艺术系,里面有三个艺术史教授、十几个教艺术创作的教授。在这样的系里,艺术史也是为艺术创作服务的。美国还有一种是同时有艺术史专业和艺术创作专业的艺术系,但艺术史大于艺术创作,比如卫斯理学院,其中艺术史教授有十几个。但美国重要的高校更多是直接设置“艺术史系”,所以艺术史系在西方是很成熟也很重要的学科,叫ART HISTROY,或HISTROY OF ART,有时候把建筑和考古也拉进来。西方重要的综合性大学很多没有艺术系,但有艺术史系,美国几所名牌大学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等,都有独立的艺术史系。反观中国,北大、清华、浙大、复旦都没有。
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没有艺术史系。艺术史是最昂贵的学科,能有艺术史系的国家主要是强国。因为艺术史要养一大批跟生产脱离的人,但它一方面是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又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雅昌艺术网:最昂贵,又最迷人。
白谦慎:我的老师班宗华先生说过一句非常简洁又经典的话:只有两个学科能够让人们直接和古人对话:考古学与艺术史。你读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知道这是李白的诗,但你摸的东西不是李白的,那些印出来的字不是李白写的。但考古和艺术史不同,比如这个罐子就是新石器的,尽管岁月改变了一些东西;项元汴摸过的那张画我们今天摸的是同一张。我今天展开八大山人的画卷,可以想象他的笔是这样翻转,如果是真品,你碰的纸就是八大山人碰的纸,我们和历史直接联结在一起。
人类真正的古代文明只有这两个通道可以直接触摸到,这是两个非常特殊又特别奢侈的学科,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两个重要的分支。
雅昌艺术网:所以您一直强调艺术史研究一定要接触实物?
白谦慎:是的。前两天一个河南的收藏家给我们看了他收藏的钱币,有些钱币我过去看过幻灯片,以为很大,结果实物很小。上海博物馆有本八大山人的册页,里面有他画的八哥,画中鸟儿羽毛墨色的丰富性再好的复制品也复制不出来,只有看原物才知道八大山人多了不起。我们写书法也是这样,最精致的笔触一定要看原作才能感受到。
所以我觉得艺术史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研究方法依然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著录、品评、评鉴,这些既是原始材料也是过去思考的成果。但是我们现在要引各种方法,包括艺术史本身自觉追寻风格流变的方法,社会科学的方法,历史学的方法等等。艺术史作为一个学科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也越来越精致,经济发达的时代更有这个需求。
雅昌艺术网:可否具体举一些例子,来详细说说研究和教学过程当中怎样跟实物发生关系?
白谦慎:美国许多重要的大学都有教学博物馆,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上面提到的卫斯理学院虽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女子学院,但也有一个很好的教学博物馆。我所在的波士顿大学有画廊,没有博物馆,但我们毗邻波士顿美术馆,这是美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步行可至。我教“亚洲艺术”这门课时,有期中、期末两个考试,学生要写两篇文章,一篇四页,一篇六页。第一篇文章要学生去博物馆看两件青铜器,一件西周早期,有饕餮和很多云雷纹,另一件是战国的壶,非常简洁。学生要描述纹饰、器形变化、社会背景、审美变化等,做视觉上的描述。第二篇会深入些,要多读些参考书。教“中国艺术史”这门课时,布置学生去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看一个汉代墓室的绘画,上面有中国历史故事的彩绘。
以研究生教学而论,原来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基本上以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收藏为案例,实际上就是一直在培养学生看原物,这是西方一个很重要的传统。
雅昌艺术网:是否可以理解为重视原物是整个西方艺术史非常重要的传统和研究方式?
白谦慎:从一开始就是,所以西方艺术史的教学费用很昂贵,一是看原物,二是到原物环境中去调查,当然还有查阅当地文献。打个比方,我研究傅山,前后九次去太原访问他居住过及与友人聚会的地方,如西村、松庄、双塔寺、土塘村、大佛寺、崇善寺、孔庙等,每次一般停留一个星期左右。
当然,去这么多次也和跟资料的公布状态有关,以前没有这么方便,现在国内的资料越来越开放了。
雅昌艺术网:这种跟实物非常有趣的关联性,在国内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大部分情况下,国内艺术史研究是很难接触到实物的。
白谦慎:一点不错,现在恰恰是中国博物馆和大学教育的关键时代。我曾经在一个书法史论坛上提到怎样开展艺术史研究的问题,我说导师非常重要,导师能帮助或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导师要负责,导师受人尊重或人家认为你是专业人员,会愿意帮你忙。第二,博物馆本身专业水准的提高,愿意更开放。第三,通过展览和出版,不断发布新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正因为有实物的困难,所以希望今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能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收藏,而且学生也能参与到藏品的研究中去。
雅昌艺术网:这是您回国后在教学上带给学生的方向之一吗?
白谦慎:我跟博物馆、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在各种会议上有接触,我会很努力地帮我的学生,这是我的责任,但是能帮多少要看条件的允许。
雅昌艺术网:除了接触实物,还有其他的学习方式吗?
白谦慎:我的老师班宗华教授策过很多展览,有好多有影响的图录。出版图录是博物馆业界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式。
比如我研究傅山就是因为受到班先生和王方宇先生策划的“荷园主人:八大山人的生平和艺术展”的启发。那时候我刚进学校,通过八大山人展,看了一百多件原作。后来我写论文追溯了八大山人晚年书风的变化,觉得他受到了金石学的影响。在研究八大的过程中,我发现从金石学角度来探讨清初的书法,傅山比八大的资料更多,也更典型,所以就以傅山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大约在1993年前后,班先生开始策划王南屏藏“玉斋藏明清书画精品展”,带着研究生一起前往王南屏先生后人的家中观摩藏品并挑选展品,然后围绕着展品开讨论班(seminar)的课。每个同学选择几件展品为展览图录撰写词条,每一个词条其实就是一篇研究短文,我为李日华的一个手卷撰写的词条后来在《傅山的世界》中也使用了,可见当时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对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也很有益。筹备过程中还做著录工作,如记录尺寸、抄录题签、题跋、印章等。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书画作品我们都能亲自上手,做近距离的细致观察。
很多东西我都继承下来,后来我经常带我的学生到藏家家里看东西,比如过去我每年都带学生去张充和家和翁万戈先生家看书画印章。
雅昌艺术网:中国的展览很少借藏家的东西。
白谦慎:美国的展览基本上也是借一部分,互相补充。中国藏家这么多,今后这方面潜力很大。不过从私人藏家借,要有职业操守。其实我们研究艺术史的人都清楚,当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张图片时,人家就会说已经出版了,再上拍卖公司就不一样了。非常幸运的是,浙江大学目前在筹备博物馆的同事在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方面都是非常好的,我们在努力规避这个问题。
今后办展览,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因为知识无涯,不可能每件东西都判断得非常精准,但是主观愿望上要有个前提,就是要专业。我借私人藏家作品参展,是我觉得这件作品是目前能借到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如果有更好的作品,就应该用另外一件,完全从专业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藏家、学界和社会大众的尊重和信任。
雅昌艺术网:所以除了与实物的接触,展览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白谦慎:对。今后这里的研究生,或者外面有前途的年轻人,要鼓励他们参与进来,我希望可以带出一批人。这不光是我的理念,也是我和同事们共同的理念。浙大博物馆专业人员很少,今后还会有新人进来,我本人有能力策展,但我们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所以筹建浙大博物馆的楼可程副馆长说,我们更多地是提供平台和服务,以专业人员为团队核心,请同行、学者和专家参与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也非常欢迎有才华的年轻人来参与。
我们会通过教学博物馆努力把教学和艺术史研究结合起来。一个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不但做教员的要成为这个领域里被认可的专家,做学生的也要成为将来的专业人才。薪火相传的意思,就在这里,这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白谦慎近作展
春风夜雨七言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岁在乙未夏,安溪白谦慎书。
秋草水云七言联
秋草独寻人去后,
水云处起雁来时。
岁在乙未夏,安溪白谦慎书。
明月高山七言联
明月清风开朗抱,
高山流水有知音。
岁在乙未夏,安溪白谦慎书。
闲适平安七言联
闲士爱观高士传,
平安时报故人书。
岁在乙未夏,安溪白谦慎书。
逸兴遄飞
岁在乙未孟春,安溪白谦慎书。
敏事慎言
岁在乙未春正,安溪白谦慎书。
博雅达观
岁在乙未春正,安溪白谦慎书。
小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全文
小楷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全文
小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全文
囗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邹萍
囗 作品图片:刘才能。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自得其乐;分享,你我共飨!
怀抱古今而心有天地,桑莲居诚邀您共飨艺术,品味雅致生活。
阅读原文☟ 进入桑莲居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