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著名书法家白谦慎应邀担纲桑莲居周末沙龙(第十期)主讲嘉宾

发布日期:2014-07-06      来源:桑莲居专稿      作者:安乔       浏览次数:434
核心提示:  沙龙活动中白谦慎先生引经据典  时值七月,蝉鸣此起彼伏,桑莲居迎来了一位越洋归国的贵客著名旅美书法家白谦慎,这是白先

 

  沙龙活动中白谦慎先生引经据典

 

  时值七月,蝉鸣此起彼伏,桑莲居迎来了一位越洋归国的贵客——著名旅美书法家白谦慎,这是白先生第三次回到泉州这片故土。这位气质儒雅的书法家,有异于常人的成长经历,旅美二十多年,始终心系祖国,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为己任,孜孜不倦地在书法艺术领域上研究与探索,为中外的文化交流身体力行。

 

 

 

 

  白谦慎先生与众人探讨书法研究中的几个经典问题

 

  此次回乡,白谦慎先生以主讲嘉宾的身份出席了桑莲居2014年首期周末文化沙龙活动。学贯中西的白先生,可谓人如其名,谦逊且谨慎,在与多位泉州本土书法家的交流探讨中,他态度谦和,当讲到当代书坛对待民间书法模凌两可的定论时,他尤其地谨小慎微,措辞的严谨令人叹服。

 

  白谦慎先生与泉州本土两位书法家王乃钦、李德谦共话书风

 

  整个沙龙活动气氛热烈,白先生时而正襟危坐,时而谈笑风生,每每谈及有关书法研究时,他的声音总是高亢有力,神情泰然自若。这位卓尔不凡的书法家,在侃侃而谈中处处流露出睿智,不仅客观而理性,而且颇具批判精神。“我只是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看待中国书法的发展,在这个位置上,我卸下外界给予的赞誉和标签,清醒而从容从事书法研究工作,只有立场坚定,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白先生在回应因何著述《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时如是说。而他另一书作《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也引为书坛佳话,堪称经典。白先生坦言,他用了十几年的思考,并耗时两年才完成这本著作。

 

  沙龙吸引不少泉州中青年书家前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泉州本土书法家王乃钦、李德谦、梁碧龙夫妇等在与白先生进行一番言谈过后,也不禁称赞其过人的艺术涵养以及他对于书法研究的深入和透彻。书法艺术,从古至今,备受推崇,二王书法更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对此白先生也有自己的解读,他从风格与身份分别作了论述。

 

  最后,白先生与桑莲居士约定,将择期在桑莲居艺术馆筹办个人书法展。而此番回泉,白先生对泉州书坛也有了重新的认知,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书法艺术在这片净土上薪火相传,未曾休止。出于信任,白先生将带回国的31幅书法佳制悉数留在桑莲居,自此,白谦慎书法作品首家实体店正式落户桑莲居,期待双方未来更多的合作,共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助力添彩。

 

  白谦慎先生与桑莲居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白谦慎 1955年生于天津,祖籍福建安溪,在上海长大。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6赴美国罗格斯大学留学,1990年获比较政治硕士后,至耶鲁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师从著名美术史家班宗华教授,1996年获博士。1999—2000年为盖梯基金会博士后。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席。2002年春任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客座教授。曾担任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现为沧浪书社社员。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