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桑莲居|暑醉未了,我们的展览又来了!

发布日期:2015-08-22      来源:桑莲居      作者:果然       浏览次数:885
核心提示:“我就想这样画他们”,这是蔡学海作为画家的脾气。肇秋逢嘉月,妙展伴桑莲。泉州籍画家蔡学海的国画精品展今日在桑莲居开幕。

如是我闻——蔡学海国画精品展

今日开幕

 

|主办单位|

西安中国画院

桑莲居文化艺术机构

 

|承办单位|

中国海西艺术网

桑莲居艺术馆

 

|展览时间|

2015年8月22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

福建省泉州市东湖街华侨历史博物馆一楼

桑莲居艺术馆

 

  肇秋逢嘉月,妙展伴桑莲。泉州籍画家蔡学海的国画精品展今日在桑莲居开幕。本次展览由西安中国画院、桑莲居文化艺术机构主办,中国海西艺术网、桑莲居艺术馆承办。展览展出作品60余件,题材广泛、样貌新奇,反映了蔡学海近期的创作实践、探索以及精神追求。

 

  蔡学海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的学习与逐步成熟都在西安。此次携作品回泉办展,蔡学海直言有对故乡的魂梦牵绕,同时也是接受父老乡亲的检验,希望自己的艺术也可以在泉州扎根。毫无疑问,精心创作的画作已然使观者触目琳琅、大饱眼福。

 

  展览持续至8月30日,诸方家不与其失之交臂才好。

 

小记蔡学海论艺

 

笔会

 

  “我就想这样画他们”,这是蔡学海作为画家的脾气。

 

  踱步缣素盈壁的展厅,脾气发酵的气味扑面而来。以宁静见狰狞,以平实见美好,蔡学海笔下的物象皆是感情活动的表达。路上不经意的面孔、老熟的身边人、檐下的跑猫,蔡学海以简单之笔法,赋予画面盎然趣味。

 


喵系列(选一)

 

  对现代题材的笔墨诠释,蔡学海选择从生活感触出发。因为,笔墨语言在契合生活感受之时,其画面表达常常会走入奇特怪诞的情状,大有丢失传统笔墨精神的危险。如此,一味地为形式而形式,为怪而怪,其作品大概也如一阵哗然,嘈杂过后便无人问津。不属于“实验先锋派”,也不做“传统守旧派”,蔡学海要走的道路就是把对现代人物题材的感受与传统笔墨的优美做一个恰如其分的契合。

 


下午四点半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蔡学海认为“对传统的挖掘以及对生活的真诚,这两点不管从哪个角度都不可能是错的。”他探索的是如何从传统的规矩迈出创新的步子,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其独特风格,处处有传统,又处处挣脱传统。事实上,蔡学海的作品在这方面已日趋成熟。

 

  作为艺术上相辅相成的因素,传统题材也是蔡学海创作的对象。蔡学海好佛学,因此对佛教题材偏爱有加。他“在现代题材创作之余会画一些脱离世俗之外的、宗教题材的东西,寻求内心的皈依感。”蔡学海对传统题材的创作也并不拘囿于传统笔墨语言。他同时也致力于从传统的笔墨里找到新的语言、新的视角以丰富画面。

 


紫竹罗汉

 

  细细斟酌蔡学海的画作,不难觉察南方的精致细腻与西北的豪放粗犷交织的痕迹。蔡学海生于泉州城,闽南文化滋养着他,骨子里始终洋溢着南方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西北的整体面貌上,蔡学海的作品画面坚持对细节的追求,大气之外细腻有余。

 

  鄙弃国学,有似敝屣。在作品修养上,如若舍弃传统文化恐犹孤军奋战,贸然出手,大概难操胜券。而蔡学海平素喜古琴、佛学、太极拳,得暇也习书法。他对传统文化的钻研使得其画作去俗万里,亦别有一种面目。

 

  囗 文章:果然 摄影:刘才能 编辑:狸子

  囗 桑莲居采访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是我闻

展览现场

 


信手闲弹,以琴会友

 

观者如潮,好坏自许

 


如是我闻,如你所见

 

闲话少说,现场看展去~

谁的展?

蔡学海!

何许人也?

  蔡学海,字子宽,号览一堂主人,1980年生,祖籍泉州。现为西安中国画院专职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200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师从刘永杰教授。

 

//
在哪里?
//

 

在这里!
桑莲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