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子
说
至今没有见过面,但是江湖传说已久。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吴涧风老师,很年轻。“他出身画画世家(吴茀之、吴山明等)。他的人物、书法、山水都好,都行,是个非常有前途的一个画家。(陈经语)”
吴涧风,1976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9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1998年至2011年任职于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现供职于浙江美术馆学术部。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友社理事,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文/杨公拓
中国有个城市叫杭州,杭州有个胜地叫西湖。地以文传,文以人传。据说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做过杭州刺史的诗人白居易的诗里就经常用“西湖”一词,诗题就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等。做过杭州知州的北宋文豪苏东坡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使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誉。西湖不仅出文人也出画家,波光潋滟,千百年来还在荡漾着的马远《水图》系列画,画的据说就是西湖之水域。近代的西泠印社也诞生在西湖附近,出现了许多响当当的书画人物。现在,又有西湖画会的“六君子”风声水起,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吴涧风就是画会的诸君子之一。
画会里的这几位画家各个画艺精湛,山水花鸟人物三体皆能。吴涧风在山水人物上更是同中有异,个性鲜明。画如其人,画境就是心境。他的山水画以气势磅礴为胜,随意性很强但又出入于法理之中。聊写胸中丘壑酣畅淋漓的笔墨情调与豪放率真的笔法相映成趣。与那些工细,柔软,文雅的一路不同。涧风天性豪放,用笔粗率、简放,老辣纵横,画气不画形,深得老缶绘画艺术之精髓。
人物画是涧风的特长,涧风画了很多佛道人物,如释迦、罗汉等等,尤以他画的菩萨居多。我们看他的《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作品。寥寥数笔,菩萨的安详,慈悲面目就呈现出来。千百年来,历代的中国画家都喜欢安静祥和的画面,他们觉得宗教给人的应该是喜悦和幸福。所以,到了唐代以后,大部分画家都喜欢画美丽的菩萨。菩萨具有无限的法力,他的内心非常安详,没有贪婪和欲望,深受大众的喜爱。可是在画家眼中,他只是一个美丽的人。唐代画家画的菩萨,都用流畅的白描手法勾勒。衣纹的线条非常柔软,仿佛被风吹起一样,栩栩如生。唐代国事鼎盛,绘画上因为融合了南方和北方共同的优点,因此在人物画的成就上形成工丽新腴的唐画风貌,为后世人物画难以企及。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现在看,这段话说的也很片面,“虽然在这里“古”指的是唐代及以前,“近”指的是宋代,但宋代还是出来了梁楷法常等伟大的形神兼备人物写意画家。但画法与唐风已是泾渭分明。
以形取神,看似容易,做起来难。董其昌说:“画皮画骨难画神”。涧风就是承继了梁楷法常的简笔画法,参透了绘画以“气韵为上”的本质。以书入画用写意的笔法塑造绘画形象,他的《释迦涅槃图》、《罗汉》、《达摩祖师》等作品,人物刻画各具神态。绘画中的神并不等于形,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因为人的精神状态,典型的性格特征,并不是某一刻体现在外形上的,常常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对所刻画的对象缺乏深刻的体悟和认识,结果也只能是唐代画家张彦远所说的“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陈郁)。《释迦涅槃图》中的几位弟子面对释迦牟尼佛圆寂,悲欣交集的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他们的表情里我们就能读出很多复杂的内容来。
涧风刚介不惑之年,中国书画是一个靠年龄的艺术,有的画家属于渐悟型,这样的画家越到晚年越成熟。有的画家属于顿悟型,这属于早慧的画家。事佛的涧风无疑属于早慧和顿悟型的画家。艺术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涧风“吾将上下而求索”专研艺术的精神,已取得如此成绩。也必将有一个灿烂光明的未来,真实不虚。
桑莲雅集之
“湖海泛槎”西湖画会泉州写生交流展
吴涧风
作品
坐禅
万虑皆可遗
听松风
风递幽香
疏林雪霁
好龙图
休话喧哗事
桥下水千里
秋风
弥勒
往期相关:
桑莲雅集,湖海泛槎
相约桑莲居,画里看泉州
桑莲雅集|“湖海泛槎——西湖画会泉州写生交流展”今日开幕
桑莲雅集|说说章耀
桑莲雅集|说说陈经
桑莲雅集|“龙游才子”余久一
桑莲雅集|金心明:风进了松林还会出来吗?
赏书品画怡情性,鉴古知今识本真
王乃钦教授是桑莲居的常客。这不,赶着冬日的暖阳,诗性起,抬笔就,兴之使然。
性道平和归简澹,诗书古拙出新奇。
桑莲居拍档:中国海西艺术网
两天一文,有观点有态度!
» » » 欢迎扫码关注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桑莲居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