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岁末贺年|王建强:写诗、写字,不喝酒

发布日期:2016-01-27      来源:桑莲居      作者:果然       浏览次数:647
核心提示:在艺事上,王建强是有特殊脾气的。时下浮躁之风不减,潜堂则沉潜之意愈坚。

贺年快讯:这是第八件礼品了。【岁末狂欢】今日头奖推出的是王建强老师的行书对联。距离小年夜愈近,我们的巅峰对决也就更为迫切了。谁是今岁美猴王?“楹”积分,贺新“联”桑莲居大拜年这厢有礼了!

 

  金猴献瑞,丙申新春来临之际,

  恭祝新老朋友大吉大利!

——王建强 贺

 

 

 

王建强:写诗、写字,不喝酒。

 

文_果然

 

  我以为,王建强是“奇哉怪也”之属。时下浮躁之风不减,潜堂则沉潜之意愈坚,平日里,课徒之余,仍不改习字、写诗、啜茶、评艺之习。他总是缓缓来又徐徐去,几乎不参与喝酒之类的社会应酬,如此,生活又十分严肃。

 

  “15岁时,我写了三封信寄给未谋面并尊崇的三个人,一封寄北京启功,一封寄给远在甘肃的族叔公王国文先生,一封寄北京康耀仁先生。后来王国文先生回信了,并寄来了作品。这次见到康先生,弥补少年之缺。”翻王建强的博客(枕涛山房),愈发感觉此人活脱脱一文人形象。为艺的种子,早早就种下了,萌芽了。

 

  王建强习书始于志学之年,初期自清代邓石如隶书入手,又临西狭颂,后又沉酣于宋人书法,于苏轼、黄庭坚、米芾的行书颇具心得。其书作在宋人的基础上,参入明清,特别是徐渭、赵之谦等较为雄强放旷一路的书风。另一方面,王建强致力于古诗文辞,其所著诗文不在少数,有诗集刊世。因又善八法,于是往往边书边撰,或书论,或诗话,甚得其妙。

 

  在艺事上,王建强是有特殊脾气的。见解或者嗜好,以下拉杂列下几项,旁人或许能从中洞晓他为艺为人的几分姿态。

 

  甲: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

 

  乙:书法家要基本能弄懂自己所书写的内容,才是合理的。

 

  丙:习书应当自传统碑帖中吸取养分,同时综采百家,此举虽非易事,但以此为态度,方能使视野开阔。

 

  丁:在学习书法本体知识之外,最好旁及文学、绘画、篆刻等文艺之事,不求深入,但使触类旁通,特别是文学上的修养决定了一个书法家的高度。

 

  戊:“我只读古人或前人的书,那些都经过历史的考验。”

 

  己:与朋好有互通书札之例。

 

  庚:深陷黑白相片不可拔,因此特意嘱我刊此类照片。

 

  ……

 

  总之,这是一个“奇哉怪也”的难得的维护风雅之人,纯粹读书、写字,纯粹生活。

 

  (本文为节选。原文首发于公众号【海西艺术网】2015年10月21日的推送)

 

王建强,1984年生于福建惠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IMG_4634.jpg

IMG_4635.jpg

《畏廬瑣談手劄》(王建強撰並寫)

 

釋文:林纾書法今世不為所重,然我甚喜之。林纾晚歲書頗得魯公形神,博達有力,氣貫神足,余多見畫中題跋,流麗兼具寬雍,每感處造語亦多奇句,非但合題,且能傳意外旨趣。余藏其條幅一,竹林清泉茅屋青山,左上題句云“童子洗鶴去,落葉平階除”,末句尤傳外趣。此任伯年、吳倉石所不能者,而琴南獨具。林琴南又兼作對聯,上下左右顧盼生姿,筆力雄健而文氣在目,此東坡所謂“剛健含婀娜”之謂也。余近日所見信劄若幹,題齋“半園”橫幅皆此類也。余今歲于一拍場見琴南扇面,一時手軟,未納入囊中,至今方憾。潛堂記。

 

IMG_4636.jpg

IMG_4637.jpg

IMG_4638.jpg

IMG_4639.jpg

《潛堂詩稿》(王建強撰並寫)

 

釋文:

三十年來無所成,偏將瘦硬筆枝橫。

為文作字稍芒角,松蘭氣格初自清。

 

枯溪略彴自甘橫,佛手蓮開雜杜蘅。

為恐君顔零落盡,移來庭下壓群英。

 

春朝缱绻滿芳菲,佛國時還黃葉飛。

未拾秋聲悄滿地,城江波動正依稀。

 

疏枝老幹苑牆東,喜鵲初逢語未通。

嘉遁但憑君報吉,煙村二月匿豪雄。

 

故園明月照溪橋,疏葉清風人寂寥。

卻道如今車馬急,偏無一日近春朝。

 

鳥雀呼晴只數聲,酥光弄葉氣清明。

東風無事隨君轉,共訝榴花芽乍成。

 

百無一用累千愁,黔首經都似卒騶。

竊借清風書一卷,合向元龍百尺樓。

 

夜倚枯藤看暮城,煙臺山上偶啼鶯。

梅塢不是庸人地,岑寂玲珑君可盟。

 

毓秀江山士有情,峥嶸頭角筆枝橫。

竊攀張蔡齊方駕,雄秀相商各自鳴。

 

瓊枝已向北山開,惹卻宗師看複回。

譬得當時唯一物,應如七月起風雷。

 

江浦堪當張一軍,高情直上逐峰雲。

東南久有英華氣,違卻觚棱亦不群。

 

豈畏詩人到老窮,吟哦不斷恐難工。

試將雄句與聽客,吐氣猶能化飲虹。

 

龍山舊部起微雲,北上長遊費氏門。

聊煮紅茶聽夜雨,京都博士論髙文。

 

龍山舊部起微雲,敲韻聲趨津衛門。

紙貴新詞髙古篆,維嶠舊日張家文。

 

亦師亦父亦陳蕃,報赧王郎業不專。

自有才情滿塞北,還遺彜器震東南。

 

一臨酒座百樓空,盛餞落毫氣若虹。

擲筆何人猜巨迹,長安禦史惠安公。

 

莊家小女繍妝頭,嫁到鄰村桂子稠。

非有珠簾垂畫棟,共君平淡養春秋。

 

IMG_4644.jpg

陶靖節《時運篇》

 

IMG_4642.jpg

陳眉公《妮古錄》

 

IMG_4630.jpg

《論學人書法手札》選(王建強撰並寫)

 

釋文:鄭孝胥深诋趙撝叔以為其媚俗也,此觀與沈增植同也。沈鄭皆深于舊法,于古風文物尤多見地,遂見書風如趙撝叔之側媚多姿者,皆不喜也。沈增植于章草書出入尤勤,浸染深矣,所書亦多古法,毫無側媚之法,故深得鄭海藏賞識。鄭海藏書取法漢唐,隸法精深,于碑法亦多研習,遂其作兼碑帖之法,力可扛鼎也。沙文若推為近世書家盟首。余觀其作夥矣,深知其中奧趣。以其舊學之深,故深诋撝叔之俗則情有可原,蓋取法有自則所觀亦不同也。

 

IMG_4631.jpg

《論學人書法手札》選(王建強撰並寫)

 

釋文:遐翁之書今人多不知,蓋其書作少傳耳。更兼其藏鑒聞名遐迩,掩其書名。遐翁書本于魯公,參以山谷法,故得寬博而見縱橫意也。此法似與梅景書屋吳湖帆老同也。吳湖帆雄中帶秀,而遐翁老雄中帶博,兩人俱佳。而余更喜遐翁書耶。吳湖帆得意處乃其畫也。其畫深精于色彩,敷色巧妍,別開生面,可貴者,乃其氣息清雅隽秀,非俗子可為,故其畫乃得其氣質,一味學其色法恐未可得之也。

 

 

IMG_4632-1.jpg

 

《論學人書法手札》選(王建強撰並寫)

 

釋文:張爰書畫俱佳,早歲師法李瑞清。李于碑用力尤勤,然張爰師之碑法而于帖亦深摹之,此可見之于所僞古名畫中,凡元明名家摹仿俱肖。余曾見其擬董其昌書乃不能辨其僞。其擬唐寅法亦形神皆肖,難辨真假,于此可見于帖用力之勤耳。張爰于畫中之題款者,大抵得勢于黃山谷,縱逸宕秀,于李瑞清外別開生面。曾農髯翁亦宗法碑流,然于帖中滋取頗豐,其古潤秀明較李瑞清則深過之。李學碑即抖筆之習,髯翁則無之。

 

IMG_4633.jpg

《論學人書法手札》選(王建強撰並寫)

 

釋文:黃遵憲于詩固極一代之雄,而其書亦尚有可觀之處。其書似出于顔魯公而具坡翁法,實博可愛。余近讀其字迹,覺雄邁有法,非俗士可為也。楊守敬與公度俱使日本,守敬書深得日人之好,此與吳昌碩同也。楊氏書法得魏碑強博之態,外拓展逸,用筆蒼勁辣重。時與昌碩公齊名者,楊公乃一大家耳。近世吾國志士探求富國之法,多赴日本問道,蓋以其地理之近,又因日本維新強國可參于吾國,故兩國間多有來往,書法交流遂夥頻矣,吳楊之名于異國亦非偶然。

 

1975927481.jpg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867726375.jpg

《王時敏論吳曆畫》

 

釋文:漁山以名賢後裔清標玉立,博物工詩,兼精繪事,與毗陵許青嶼侍禦。訂文章之交,相視莫逆。每遊覽名勝,巾車棹舟,未嘗不共詩文互相唱和,積久成帙。近複有歎雨十六韻,系之以圖,尤稱合作。書嶼、秬園後先庚詠,雖憂國願豐憫時正雅,所志不同,而懇恻纏綿,各窮其致,詩中畫,畫中詩,此卷已備之矣。余于詩道茫然,何敢妄置一喙。惟相望二百裏間,偉人高士,大雅之音,孔碩肆好,與珍圖相輝映,為藝苑一佳話。海內寫照名家,余生平交與甚鮮。少壯兩遇曾波臣,先後得二幀俱不甚似此,後遂久無貌余者。甲寅春仲,虞山子鶴楊兄歸自邗江,扁舟過訪雨窗清暇為圖小影竟日而成,見者無不駭歎,詫為酷肖,即余攬鏡自照,恍若相對,共語訝然一笑。蓋子鶴為石谷高足,其于畫道探幽側,微妙得神解,悉用以會通寫生故宜其趨轶時流若此。而余樗栎朽質,甕盎頑姿,獲此合作亦不勝自幸其遭矣。

乙未正月十四 建強

 

 

 

THANK YOU

贺年礼包已送达

扫描关注,即可进入【岁末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