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桑莲居|慎斋论书绝句(五)

发布日期:2016-05-16      作者:黄福强       浏览次数:3552
核心提示:关键词:张裕钊、伊立勋、黄葆戉、褚德彝、康殷、俞宗海、林之夏、蒲华、齐白石、高剑父、朱屺瞻、陆俨少、徐悲鸿、赵熙、林纾、郑孝胥、张伯英、梁启超、姚华、丰子恺。

 

连 载 

 

  泉州有善诗者,福强兄为其一。其诗、联俱佳,平仄守矩,气象奇崛,于今诗坛为青年佼佼者。同各地前辈、诗友皆有交游。福强兄平日嗜诗好书,博观约取古今书者百人,作论书绝句,汇此连载。“慎斋论书绝句”为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题署。每诗末所附作者注释参照王家葵先生《近代书林品藻录》。

 

黄福强(方6)

 

  黄福强,字慎之,斋号稻圃、慎斋,1981年生,福建南安人,泉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科员。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No.81
张裕钊

 

曾门弟子有嘉名,楮墨诗文重晚清。

写到前贤佳绝处,方圆自得气吞鲸。

 

注:廉卿为“曾门四弟子”之一,被曾国藩推许为可期有成者;其书源于魏晋、突越唐人、独辟蹊径,融北碑南贴于一炉,济刚柔俊逸于毫端,无意为方为圆而方圆自得,劲拔雄奇、气骨兼备,康南海誉其为“千年以来无与比”之大书家。

 

张裕钊 行书 书到文如七言联

行书 书到文如七言联

书到右军无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横。

育廷仁兄先生属 廉卿张裕钊

 

No.82
伊立勋

 

峻斋篆隶逊汀州,妍媚平庸落笔柔。

迷失家风深自负,索书无润不轻投。

 

注:峻斋为伊墨卿曾孙,虽颇以隶书自矜,然一味追求妍媚,不得墨卿拙、厚之笔法。

 

伊立勋 隶书 临《郑伯坚碑》

隶书 临《郑伯坚碑》

教我义方,导我礼则。传宣孔业,作世模式。从政事上,忠以自勖。贡计王庭,华夏归服。辛未仲秋,临汉郑伯坚碑。瑜清仁兄先生雅鉴。峻斋伊立勋时年七十有六。

 

No.83
黄葆戉

 

方寸挥刀腕力遒,法书秦汉似汀州。

蔼农自有神仙骨,疏朗丰姿海上鸥。

 

注:吾闽黄蔼农,幼受庭训,诗书画印俱佳。其书远宗秦汉,近学伊墨卿,用笔沉健恬淡,结体雍容自如。

 

黄葆戉 隶书 儒风和气七言联

隶书 儒风和气七言联

儒风一变至于道,龢气四时长若春。

景麟仁兄先生正 集邵康节击壤句

昭阳协洽之岁 青山老农黄葆戉

 

No.84
褚德彝

 

篆隶精严守素规,潜心礼器夏承碑。

松窗作字无情趣,落笔拘迂似画眉。

 

注:松窗是近代金石、考古名家;其书精研秦汉,所作挺秀苍劲,亦短峭入古,别有风韵;其隶书学礼器、夏承碑,乍观颇觉书卷气,所不足者缜密太过、少情致意趣。

 

褚德彝 隶书 自然屡闻七言联

隶书 自然屡闻七言联

自然聪睿比德操,屡闻得失有州平。

集汉甘陵相袁博碑字

壬申岁冬十月 褚德彝

 

No.85
康 殷

 

诠释说文血泪凝,宏篇印典共传承。

大康运笔多沉重,力透徽宣第几层。

 

注:大康书画印俱佳,其书以笔墨厚重、精到老练名扬当代;其著述《说文部首铨释》、《古文字形发微》、《古文字学新论》、《文字源流浅说》、《印典》等,堪称当代书坛典范,足以流传。

 

康殷 篆书 盛和宝鼎

篆书 盛和宝鼎

九十七年六月 大康

 

No.86
俞宗海

 

腕底风云任卷舒,江南曲圣亦工书。

开弓射箭寻常事,俊骨沉雄爱粟庐。

 

注:粟庐平生以骑马射箭、昆曲、书法自矜,时人以“江南曲圣”目之;其书深入北碑,俊骨开张,沉雄典雅。

 

俞宗海 楷书

楷书

昔魏武征,刘晔、并蒋济、胡质等五人。济质每讲行军进退虚实,晔独卧而不言。济问之,晔曰:对明主非精神不接。丙辰五月。古娄俞宗海。

 

No.87
林之夏

 

诗书兼擅富才情,豪气冲霄笔纵横。

天妒奇才胡不寿,九泉应是赴兰亭。

 

注:谅生文武兼备,深得孙中山先生器重,并授予中将加上将衔;其自幼师从父挚林畏庐,尽得其学,长于作诗,才情横溢,著有《玉箫山馆诗集》40卷,存诗6000余首,柳亚子为之作序,其书法秀劲圆润,为世人所重。

 

林之夏 行书 老子主人七言联

行书 老子主人七言联

老子南楼胡床秋月,主人东阁水部梅花。

学□先生属正 林之夏书

 

No.88
蒲 华

 

潦倒风尘识者疏,书家妙画画家书。

溯源旭素苍雄甚,知己当时仅缶庐。

 

注:作英生性嗜酒、好奏古琴,诗书画俱能;其书运笔雄健、奔放,线条流畅凝练、柔中寓刚,酒酣挥洒、宛如行空天马。

 

蒲华 行草 节录《画禅室随笔句》

行草 节录《画禅室随笔句》

樊川诗,时堪入画:“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繁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高楼。”陆瑾、赵千里皆图之。 蒲华。

 

No.89
齐白石

 

方寸挥刀不废诗,画家作字亦淋漓。

相兼雅俗无今古,率性天然寿者姿。

 

注:濒生以“四绝”(诗书画印)独步近世;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率性天然、饶古拙之趣。

 

齐白石 篆书 群持常与五言联

篆书 群持常与五言联

群持山作寿,常与鹤同侪。

白石齐璜

 

No.90
高剑父

 

书融画法见雄强,纸作蓝天自在翔。

笔底精神余韵永,妙参中外岂寻常。

 

注:剑父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其书融入画法,不仅线条雄健,且能收放自如,颇得时人嘉许。

 

高剑父 行草 《过印度洋五言诗》

行草 《过印度洋五言诗》

日落海云生,海阔天如墨。

涛势挟风来,回头衣满白。

过印度洋一绝 书赠禹贤先生两正

卅四年初夏 剑父

 

No.91
朱屺瞻

 

纸上挥戈遣墨兵,起哉巨笔写豪情。

衰年顿悟添奇趣,淡宕疏狂骇怒鲸。

 

注:起哉书画,驰声中外;其平生喜爱梅花,其书亦得老梅神韵,笔墨雄劲、气势磅礴,虽轻轻一笔,力亦重于九鼎。

 

朱屺瞻 行书 长松老龙七言联

行书 长松老龙七言联

长松唤住秋山雨,老龙吟断碧天云。

瑞章先生正之 集唐人句

丁亥正月朱屺瞻

 

No.92
陆俨少

 

画名显著掩书名,并济刚柔写性情。

标格不随流俗转,自然厚重态丰盈。

 

注:宛若书名尽被画名所掩,其书用笔或徐或疾,虚实变幻、从容不迫,看似随意而为,却自成法度,此心手相应也。

 

陆俨少 行书 杜牧《赤壁》

行书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陆俨少书

 

No.93
徐悲鸿

 

画多新意字超然,飞动精神迈古贤。

除却于髯谁与并,更从静穆见贞坚。

 

注:寿康自幼随父习诗书画,及长有成,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其书碑帖兼收,超然飞动,可与三原于髯翁并驾齐驱。

 

徐悲鸿 行书 《淮南子》

行书 《淮南子》

爱穷僻之乡,侧疗谷之间,隐於榛薄之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聕鉴,揉桑为枢。

淮南子 悲鸿

 

No.94
赵 熙

 

碑帖兼融魏与唐,法书气骨力森张。

尧生博艺诗书画,巴蜀长留翰墨香。

 

注:尧生乃蜀地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其以诗书画冠绝一时,蜀人有:“家藏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

 

赵熙 行书 李贺《残丝曲》

行书 李贺《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莫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中岳仁兄大人雅属 赵熙

 

No.95
林 纾

 

西文意译有别才,书画同源俱美哉。

尺牍沉雄兼矫健,天然洒脱岂心裁。

 

注:畏庐工诗文,以意译西文见称于时;其画山水淋漓、花鸟生动;其书以鲁公为尚,兼取苏、米诸家,结字厚重丰润,犹以尺牍小字最佳,于不经意处见功夫。

 

林纾 行书 蜀江禹庙七言联

行书 蜀江禹庙七言联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仲文仁兄大人雅属 畏庐林纾

 

No.96
郑孝胥

 

早尊唐宋后工碑,又法廉卿各得宜。

遒劲清刚诗亦善,可怜气节晚难持。

 

注:海藏倡导“同光体”,是吾闽坛领袖;其书早年取法唐宋诸家,后精研魏碑、并参廉卿之法,所作清刚、遒劲;惜晚节不保,任伪满国务总理大臣,旧时朋辈皆与之交绝。


郑孝胥 行书 文心雕龙句
行书 《文心雕龙》句

古诗之离别,乐府之长城,词怨旨深,而复兼乎比兴。陈思之黄雀,公干之青松,格刚才劲,而并长于讽谕。廷珍仁兄属,孝胥。

 

No.97
张伯英

 

书帖真伪辨入神,洞观得失数家珍。

坡公结体融碑意,激浊扬清面目新。

 

注:勺圃幼承家学,善辨书帖真伪,尝撰《法帖提要》七卷,例举前贤刻帖512种,指陈得失如数家珍;其书取坡公结体,兼融碑意,虽自成新貌,然清奇有余、雄浑不足。

 

张伯英 楷书七言诗

楷书七言诗

柳花如雨散云端,一钓临江意独难。

借问玉盘供鲙客,可知风雨许多寒。

唐子畏写春江钓艇图题此诗,惜绢本稍暗然,真迹不易得也

耀宗先生正之 癸未首夏 张伯英

 

No.98
梁启超

 

遒健丰容自品评,宋词楹帖富才情。

所书严谨常拘滞,题跋谦恭不与争。

 

注:任公自评其书云:“丰容而有骨,遒健而流媚”,所集宋词楹帖最富才情,书风谨严有余、放逸不足,题跋因此略显端正、谦恭,不与原帖争锋,恰得好处。

 

梁启超 行书 节录《归去来兮辞》

行书 节录《归去来兮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任公梁启超

 

No.99
姚 华

 

笔锋刀味气奇清,小字弥工峭劲生。

茫父中年哀病废,谶诗绝笔韵深宏。

 

注:茫父书有六朝风貌,落笔贞刚,刀味十足,所作小字犹见峭劲;其中年猝病,左臂偏废,此后数年,虽笔耕不懈,书艺亦停滞不前。其病后更号姚风,有自题画集诗云:“少师病废书仍好,翰简千年艳韭花。画里姚风今更绝,笔兼风雨任横斜”,诗韵宏深,诗中“绝笔”二字竟成谶语。

 

姚华 行书 题跋《中说十卷》 副本

行书 题跋《中说十卷》

同郡陈衡山雕版日本,不知何时流转厂肆,因收归山斋,屡印本分赠朋好。丙寅除夕,检赠伯秋仁兄,因记其首,莲华盦晴窗倚风书,姚华范父。

 

No.100
丰子恺

 

书宗魏晋即金箴,灵动丰姿笔下寻。

峻健端庄殊得体,婀娜犹未免尘侵。

 

注:子恺师从弘一法师,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其书亦深受弘公影响,然相对弘公散淡离俗的格调,则不免落在尘嚣之中;用东坡诗句:“端庄杂流利,刚健含婀娜”,或可形容其书格调。

 

丰子恺 行书 七言句

行书 七言句

对远方知色界空

丁亥绿阴时节 子恺息居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