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桑莲居|林剑仆:片言语只说习画

发布日期:2016-07-24      来源:《林剑仆国画集》      作者:林剑仆       浏览次数:2587
核心提示:视觉形象记忆是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千家石上捣衣声

林剑仆《千家石上捣衣声》

 

  

  我生于筍水之滨的浮桥镇霞州村,这里古榕参天,绿竹蔽日,龙眼、芭蕉、红桃、木瓜夹杂其间,一派生机盎然;万绿丛中红砖白石,近水人家既凉且乐也。丽日下捣衣的村姑在榕荫里的柔美风姿,那系在蓝衣黑裤间的红色腰巾及青丝鬓边的素馨花更灿烂夺目,给一泓深碧的筍江波抹上鲜活的亮色。这是我凭借孩提时纯真的视野不时在我画面出现的被诗人秦岭雪称之为“诗化的浮桥”的系列主题,回首童年,我亲情无限,激动万分。视觉形象记忆是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得瓜图

林剑仆《得瓜图》

 

  十七岁随三兄林根(教师、民间艺术家)打散工学艺,从缮写油印工分卡,做招牌广告,写标语,设计商标,开黑白稿,画炭粉像到油漆镂金,双勾眠床花,白描刺绣花鸟画稿及抄牒文祭契等等民间工艺劳作,样样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艰苦锻炼意志,耐劳磨就工夫,养成了我带着线的造型概念观察大千世界纪录众生万象的本领。以线造型,以线写体,以线布局,以线表情,以线达意,为我日后的国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造型基础。以线造型是中国人以主观的视觉形象思维概况反映客观事物的独特手段。国画中的笔墨,笔当为先。

 

春风又绿江南岸

林剑仆《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九七七年,我有幸被山水画大师李硕卿选中,为其《山美水库》巨幅国画作助手。当时我真不懂国画,靠熟练的人物动态造型,为先生的山水画作配景小人物,在他身边聆听教诲,亲身经历整个创作过程,这是一次高起点的短期进修,得益非浅。先生作巨画,先以米汤把宣纸接裱于画板,站着作画,柳条打草稿,以羊毫作长短披毛皴擦,笔法滚进灵动,墨色千变万化;李老的云烟极具精彩,特别是云烟缝间虚无缥缈的山体更是精深入微。记得先生在染色前用喷笔(自制)将要染的画面薄喷清水时对我说:“作画要大胆落笔,小心收拾,收拾是真工夫。画画难,染色更难,染色的学问在用水”。待画面湿度适宜时,施染淡色淡墨,如此反复数遍直至完成。足见如何用水在国画中占有何其重要的位置。古人云:墨分五色。笔墨氤氲包括浓淡干湿均与用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情融于水,水的渗入是传达画家作画情感的高妙手段,是感觉的艺术。自那时起,在我整洁的画案上,每日摆着一壶作画的清水及一杯白开水,水洗涤了我的心胸,也滋润了我的笔墨。

 

远望乡里

林剑仆《远望乡里》

 

  板桥先生题竹曰:“江馆之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竹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独此画理我深受启示,世间万物可入画者均如此,胸有成竹是看竹后的再创造。板桥先生笔下的竹欣欣向荣兀傲清劲之精神就是一种化机,一种再创造的外化。为记录生活我曾画过许多风景人物花草的速写,但真正根据素材直接入画者,在国画创作中可说是极少的。我的写意牵牛花是以草书笔意传达我胸中的意象,龙蛇交缠,点线面结合,浓淡干湿并用,花草秀而野,趣在法外。另我在国画创作上从不在宣纸上起草稿(包括白描),面对宣纸,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时,直接挥洒舒写,笔随情生,情随墨发,痛快淋漓,物我两忘。我把白描《羲之爱鹅我爱羲之》一画自称为“写意白描”。

 

荷塘人家

林剑仆《荷塘人家》

 

  蔡展龙老师曾在劣质夹江宣上作画后题上“半生苦画无名纸”,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事,如今的宣纸制作,工艺改革,材料创新,质量低劣且每况愈下,笔与墨制作亦然。时下槽底纸、包皮纸、皮纸毛料、青丝净皮、仿古洒金,浅灰淡赤样式繁多,价格低廉,品质劣等。为适宜市场及我的费纸量,我数十年如一日苦苦探索,熟悉纸性,寻找感觉,调节笔墨程序,尤其是对水份的控制,因纸生法,化劣纸为我用,创造出一些高档纸无法产生的特殊效果,产生过一些高档纸无法产生的特殊效果,产生过一些别饶意味的艺术形式,同时丰富了画面的感情色彩。

 

  以上片言只语是我多年来自学国画的实践经验和体会,附录卷后,权作后记,敬请老师同道朋友批评指正。

 

  本集的成书出版,承蒙装裱师俞新生、摄影家上官中华、电脑制作驰翔企划中心的鼎力帮助;诗人秦岭雪作序,国学大师饶宗颐教师书耑,更为画集增添无限光彩,在此,谨致衷心谢意!

 

林剑仆一瓦斋 白底

 甲申金秋一瓦斋灯下

林剑仆头像

林剑仆,1949年生于福建泉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泉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应邀访日、1995年访台、2004年访金门、澳门作书画交流。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发表于多种报刊并被海内外爱好者与单位收藏。

 

「 近作欣赏 」

 

古榕青莲寺

林剑仆《古榕青莲寺》

 

海印寺全景记写

林剑仆《海印寺全景记写》

 

春风又绿江南岸1

林剑仆《春风又绿江南岸》

 

筍江颂

林剑仆《筍江颂》

 

爬满墙头霹雳果

林剑仆《爬满墙头霹雳果》

 

江南秋熟

林剑仆《江南秋熟》

 

云水襟怀

林剑仆《云水襟怀》

 

筍江有此好风光

林剑仆《筍江有此好风光》

 

澳门山居图

林剑仆《澳门山居图》

 

英都翁山聚金盆地览胜

林剑仆《英都翁山聚金盆地览胜》

 

塔山新华晨钟图

林剑仆《塔山新华晨钟图》

 

上元新门赏月睇灯图

林剑仆《上元新门赏月睇灯图》

 

入清凉境

林剑仆《入清凉境》

 

鱼晏

林剑仆《鱼晏》

 

紫气

林剑仆《紫气》

 

 

未完待续

------

下期:剑仆写人物

 

 

+

 

• 文章摘自《林剑仆国画集》
• 图片来源桑莲居(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