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微读】听吴冠中直言:唯愿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传奇高僧弘一法师临终遗嘱:别伤蚂蚁
  • 传奇高僧弘一法师临终遗嘱:别伤蚂蚁
  • 1942年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一),弘一法师即将入灭。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弘一法师安详地坐在桌前,往事尘缘,于万籁俱寂中,浮光掠影般进入脑海……
  • [2015-05-12](点击1021)
【微读】画到无人爱处工:黄宾虹“丑中有美”说刍论
【微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诗词选编
【漫话泉州】泉州地名那些事儿
  • 【漫话泉州】泉州地名那些事儿
  • “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地名,尤其老地名往往就像一串密电码,谜底有的是城市命运的烽烟往事,有的是才子佳人的缱绻姻缘,有的则是大家世族的荣辱过往,更多的还是市井小民家的鸡毛蒜皮,草根分子命运的跌宕起伏。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其实就是地图上的民间语文,长挂嘴边的城事百科。
  • [2015-05-08](点击1756)
【微读】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
  • 【微读】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
  • 王慕兰在《那些人,那些事》一书中曾提到,原本枕流公寓里挂着的是林风眠赠给沈柔坚的一幅仕女图,画中一个紫衣女子坐在花地毯上,头上松松地挽了一个发髻,肩披乳白色轻纱,柔和秀美,幽静闲雅。因为感到画中人有一股哀愁之情,与时代气息不相适应,后改挂《枝头小鸟》。但随着时间流逝,阅历丰富,知识沉淀和沈柔坚的点拨,她慢慢地读懂了林风眠的每幅画都是一首抒情诗,包含着作者的真情,是根据作者不同的感受和情韵而使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所表现的意境。
  • [2015-05-07](点击2526)
【民风民俗】斗指东南,维为立夏:称人轻重数,启冰尝三鲜
【微读】关良:像孩子那样画画
  • 【微读】关良:像孩子那样画画
  • 画有什么好,像小孩子画的那样。这问题很难回答,有的说,许多人说好啊!连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大文学家都为他题画,说好!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画家都与他相互品题赠画呢!
  • [2015-05-05](点击1605)
【微读】“拜倒石榴裙下”:石榴裙长什么样?
  • 【微读】“拜倒石榴裙下”:石榴裙长什么样?
  •   “拜倒在石榴裙下”,我相信大家早已熟知这句俗语,多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之意。那么到底有没有“石榴裙”?究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裙子呢?居然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这其间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 [2015-05-04](点击778)
【微读】赵孟頫一家的艺术与文学
【微读】齐白石朱屺瞻刻在印章上的友谊
  • 【微读】齐白石朱屺瞻刻在印章上的友谊
  • 朱屺老很珍视齐白石给他篆刻的那76方印章,集中珍藏在一个保险柜里。他打开保险柜,把用特制锦盒装着的印章一盒一盒拿出来,轻轻放下。每一个锦盒里嵌装着两方或三方印章不等,所以76方印章装了二十几个锦盒。我看着朱屺老对这76方齐白石篆亥印章的珍视,不禁想起古罗马哲人奥古斯丁的一句话:“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和甜蜜的。”我真的见到朱屺老对这一批印章特别有一种“温柔和甜蜜”的特殊感情。
  • [2015-05-02](点击1192)
【微读】世界读书日虽只有一天,但我们应天天读书(附:名家推荐书目7则)
【微读】弘一大师歌词汇辑
【微读】论题画诗:托物言志 自道所得
  • 【微读】论题画诗:托物言志 自道所得
  • 宋代以前,诗是不上画的。今存晋唐古画上的题跋,是收藏者加的,并非画面构成元素,不能算数。清钱杜《松壶画忆》说:“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 石罅之中。大约不工书者,多落纸背。”这种署款的目的是标明著作权,与制作(如兵器、石刻、陶瓷等)工匠的署款,情况差不多。与今日油画家的署款,情况也很类似。
  • [2015-04-21](点击1936)
【微读】鲁迅先生:作为平面设计师的另一面
  • 【微读】鲁迅先生:作为平面设计师的另一面
  • 熟为人知的鲁迅是一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比如他设计的北京大学的标志至今仍在使用,曾为自己的著作绘制了很多精美的封面和扉页……并且引领和帮助了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对近代中国的书籍设计有极大的影响力。
  • [2015-04-19](点击1519)
【微读】听白谦慎谈张充和:我们的前辈如何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微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价值连城的玉器
  • 【微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价值连城的玉器
  • “皇后之玺”“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等国内外孤品。尤其是何家村唐代窖藏一次出土文物1000余件,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玛瑙器3件,琉璃器、水晶器各1件,蹀躞带1副,玉带板9副,玉臂环2副,“镶金兽首玛瑙杯”更是被誉为镇馆之宝。这些玉器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现择录部分馆藏精品,做一简单介绍。
  • [2015-04-14](点击1015)
【文珍雅玩】折扇轻摇,古风徐来
  • 【文珍雅玩】折扇轻摇,古风徐来
  • 在折扇厂当了二十年制扇工匠,做了无数把日用品折扇后,王健决定创立自己的扇庄,让自己从匠人变成艺人。十年后,王健已经成为了苏州折扇的形象代言人:2006年,参加“上海扇艺术博览会展览”时引起轰动后,每年举办一次个人折扇展;自2010年修复汉朝合欢扇始,唐宋腰扇、明朝的三开扇等都被他一一复原出来。王健如今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古扇修复中,在自己的“听扇居”中,每年修复古扇千把,每年制扇十把,折扇轻摇,古风徐来。
  • [2015-04-11](点击943)
【微读】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
  • 【微读】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
  •  至正三年(1343年)十月十日的夜晚,流寓苏州的柯九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第二日,他便请求朋友徐显为之筮其吉凶,发蓍得“履之乾”,文辞是“履虎尾,不咥人,凶”。虎为柯九思的生肖,“履虎尾者,寅之末运也”。果然,这月十九日他就暴得风疾,卧床不起,6日后便与世长辞,享年54岁。他的壮年离世,使得当时文人纷纷扼腕叹息,作为元代帝国的首席鉴藏家,柯九思的名字也随着那些金石书画成为了后来者永恒的追忆。
  • [2015-04-09](点击1461)
【微读】古籍修复如何突破瓶颈
  • 【微读】古籍修复如何突破瓶颈
  • “古籍修复”作为一门传统技艺在当下的现状到底如何?据国家图书馆2012年的统计,全国包含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在内的公藏单位有3800多家,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其中有一半以上需要修复,还不包括修复了之后又损坏的,而专业修复人员还不到一百人——古籍修复如何突破瓶颈?
  • [2015-04-08](点击1244)
 «上一页   1   2   …   9   10   11   12   13   …   14   15   下一页»   共286条/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