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目录
庆丰古厝(黄纪堂故居)|金谿黄氏宗祠群|陈碧峰故居
庆丰古厝
庆丰古厝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里,亦称黄纪堂故居。黄纪堂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恩科中举后,诰封武显将军。黄纪堂的两名学徒——长子黄赞恩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中举人、十年(公元1883年)中进士,钦点御前侍卫,后任江浙参戌。黄纪堂的另一学生黄培松与黄赞恩同科,他是当年武状元。


黄纪堂故居名为“庆丰厝”,实是黄纪堂之子黄赞恩、黄赞礼所建,俗称“进士府第”。庆丰厝始建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89年),为五开间双龙双护厝格局,规模宏大,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多达95间,总建筑面积为748.80平方米。庆丰厝实际上是由两座既相邻又独立的古厝“组合”而成,两厝背靠背,一座坐南向北,一座坐北朝南,新厝与旧厝隔通巷平行背向而立,也就是所说的“背靠背”建筑。厝与厝之间,还精心构筑了一条“S形”小水渠,将两厝巧妙地圈在了一起。古厝间“S形”水渠设计十分罕见,这样的水环境能在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方面大大提供便利,体现古代建筑师的独具匠心。
庆丰厝由两座古大厝组成。厝之厝之间,还有一条小水渠。
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边有一条溪水称后溪,发源于八峰山麓,据传溪中细砂“淘之有金”,复有“金谿”之别称。明洪武年间,紫云黄氏伯斋公始开“金谿之基”,成为罗溪金谿黄氏之开基祖。金谿黄氏宗祠群就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里,包括金谿黄氏大宗祠、宾峰宗祠、添怀家庙和英斋宗祠。



明英宗正统庚申年(公元1440年),金谿黄氏三世祖清隐公蓄资购地兴建黄氏大宗祠,祠依花山傍溪峪,古人称该地为“凤穴”。数百年来,金谿黄氏大宗祠修葺无间。但在民国时期,大宗祠横遭兵祸,罹于火。尔后由宗彦黄培礼等三渡南洋,鸠资重修,历经三载,方焕原貌。至1999年,宗祠因岁久倾颓,海内外宗亲遂议重修。2001年,全族合力重修后的金谿黄氏大宗祠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为二进五开间歇山式结构祠宇,外则檐牙高啄、雕龙翔凤,内则华堂宏敞、丹梁横空,恢宏壮观。祠之正厅中龛祀始祖原斋公、开基祖伯斋公,祠门石柱刻有对联“参岭发祥贻燕翼,金谿衍派奠鸿基”,以昭溯远思源之思。
金谿黄氏宗祠群华堂宏敞
除了大宗祠外,金谿黄氏还建了三座小宗祠:大三房一系裔孙在双溪池亭建了“添怀家庙”;二房长裔孙于双溪西头埔建了“英斋宗祠”;二房四裔孙则在前溪官路建“宾峰宗祠”。三座小宗祠紧紧围绕在大宗祠身边,形成了独特风景。2010年,由金谿黄氏大宗祠、添怀家庙、英斋宗祠、宾峰宗祠组成的金谿黄氏宗祠群,与黄纪堂墓、庆丰厝,一起被评为泉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杜中士故居位于洛江区马甲镇新建村,有并列两座,均为二进五开间加天井,硬山式建筑。右边一座为进士第,系杜中士出生之所,建于清康熙年间,近期经修饰一新,厅中悬挂杜中士画像和进士等牌匾;左边一座为太史第,系杜中士回乡办公会客居住之所,建于清道光年间,现已破烂不堪。故居系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厅中悬挂杜中士画像和进士等牌匾
杜中士,乳名谋,官名彦士,号樵林,洛江区马甲镇新建村人。杜樵林,年少多情才,饱学诗书,艺冠一时。中进士后历任清道光咸丰间御使,浙江督粮道,与陈庆镛、黄宗汉齐称泉州“一县三御史”,三人同朝为官,均为鲠直御史,名誉天下。
寓意吉祥的砖雕
▎文/图来源于陈敬聪编著《泉州古民居》
▎陈敬聪 1950年9月生,福建泉州人。第九届、十届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泉商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市长书画艺术中心理事、泉州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出版大型摄影画册《蟳埔女》、《激情农运》、《见证泉州》、《泉州老街巷》等。
泉州古民居回顾